——記北新路橋集團2022年度“任務承攬”先進單位四川分公司
過去的2022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十四五”規劃扎實實施,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全面開啟。在北新路橋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四川分公司黨總支認真貫徹落實十一師“自然生長法則”、北新路橋集團“四項經濟工作”落實工作機制,全力踐行“我要干”“我要發展”“我要合作”的工作理念,練好硬功夫、打好主動戰,以實干創造實效。
這一年,面對疫情、地震、高溫等重重困難和嚴峻的市場形勢,四川分公司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然而,通過落實“自然生長法則”,成立兩級承攬(銷售)指揮部,34人主動認領市場承攬任務共14.1億元,年底完成17.5億元,完成率124.2%,在全員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底,四川分公司向集團交出了42.5億元任務承攬的成績單,在北新路橋集團“四項經濟工作”落實工作機制中,分公司承攬(銷售)指揮部任務完成情況排名位居前列。
區域聯合 協同發展
“干好一方市場,要將短期工程做好長期打算,”在市場開發專題會上,四川分公司承攬(銷售)指揮長、黨總支委員、副總經理胡海波感言,“攬干并重,全員結合,點、線、面共同聯動,形成經營承攬的聯合艦隊。”
新形勢下,如何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捕捉到一線生機,為四川分公司在川渝地區的發展提供市場經營新思路,把思路變成項目,成為亟待思考的問題。按照北新路橋集團黨委“十四五”發展規劃,自2020年起,四川分公司緊抓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機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通過不斷努力尋求機會與本地企業進行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自然生長不是任意生長,而是遵循規律的生長,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價值。對照年度市場承攬任務指標,四川分公司黨總支統一思想、明確目標,運用系統思維、科學謀劃,對項目風險等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及時進行總結,研究應對措施,充分發揮區域合作,打破慣性思維,強化系統觀念,與兄弟單位、本地企業協同發展,最終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見招拆招 順勢而為
面對困難,四川分公司高管團隊順勢而為,見招拆招,帶領機關市場開發部等重點部門打起了“游擊戰”。在辦公室“拼湊”的臨時辦公點內,市場開發部的工作人員認真研究項目情況,準備投標資料,經營、人資、工程、安全等部門做好配合,分管領導全面協調推進。
“要遵循‘自然生長法則’,把四個指揮部的工作要結合起來,形成強大的作戰團隊,”在市場開發專題會上,四川分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林明榮反復強調,“我們要克服一切困難,激發‘要我干’為‘我要干’的強大活力,把損失的時間補回來。”
2022年9月初,歷經無數日夜的艱辛,在遭遇不間斷居家辦公、高溫限電和突如其來的地震之后,四川分公司收到屏山縣文旅綜合(一期)龍華至永福旅游連接道路項目中標通知書,全員迎來新的曙光。
“真難啊!”站在臨時辦公點的陽臺,四川分公司黨總支委員、總經濟師苗德武感慨道。說罷,他回頭又望向不遠處的高樓,目光堅定:“可是,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樹立信心 迎難而上
四川分公司以成渝雙城經濟圈為契機,積極調整市場開發戰略,對本區域市場深耕細作,在“市場開發,全民皆兵”這場全員參與的激烈競爭中,每個人都想出一份力,每個人都應盡一份力,充分發揮“我要干”“我要合作”“我要發展”的工作理念,紛紛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穩是基本盤,進是關鍵詞。年末時節,四川分公司市場承攬捷報頻傳。“北新路橋集團在川渝地區的良好信譽為我們樹立了堅定的信心,”林明榮坦言,“雖然面臨諸多外部挑戰,但分公司全員始終保持定力,變壓力為挑戰,以過硬的綜合實力贏得了市場份額。”
集中力量辦大事,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面對困難,四川分公司全員不逃避、不放棄、抓落實,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在工作中不斷反思和總結,鍛長板、補短板,向著既定目標努力,全力以赴把事干成、將事做好,持續強化“自然生長法則”理念,真正實現“共建一列火車、共乘一列火車、共享一列火車”。
在北新路橋集團的四屆五次職代會上,四川分公司榮獲2022年度“任務承攬”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而此時,“自然生長”的四川分公司全體員工,正充滿信心、昂首闊步地邁向2023年的春天。(張荷)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