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主題為“工會伴您暖「新」同行”滿幫集團工會成立暨貨車司機集中入會儀式在江蘇南京運滿滿總部舉辦。此次活動由全國總工會滿幫蹲點工作組、江蘇省總工會指導,南京市總工會和雨花臺區總工會主辦,中國(南京)軟件谷工會和滿幫集團工會承辦,由中國移動集團工會協辦。據悉,近期,江蘇、廣東、貴州、四川、遼寧等地相繼開展了聚焦滿幫平臺貨車司機的入會集中行動,各省聯動掀起了滿幫平臺貨車司機入會的新高潮。
(滿幫集團工會成立暨貨車司機集中入會儀式現場)
隨著新經濟、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包括貨車司機在內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是在平臺經濟、共享經濟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涌現出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他們是工會工作新的領域和重點對象。作為數字貨運平臺企業,滿幫集團集聚了391萬的活躍司機用戶,已經成為廣大貨車司機承攬貨源的重要載體。
(滿幫集團工會正式揭牌成立)
據了解,貨車司機群體工作流動性較大、工作時間無規律、危險系數高、抗風險能力低,尤其在勞動就業、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法律援助等方面很容易出現遇到困難無處求助的現象。因此,探索適合貨車司機群體的普惠服務和特色服務,積極引導、鼓勵貨車司機群體加入工會組織顯得尤為迫切。
滿幫集團黨委書記徐強表示,在全國總工會滿幫蹲點工作組、江蘇省總工會的指導下,在南京市、雨花臺區工會的支持下,經過為期兩個月的精心籌備,終于在南京成立滿幫集團工會。滿幫集團工會將堅持“關愛+賦能”雙輪驅動,重點響應貨車司機在技能提升、法律援助、困難幫扶、文化服務、安全健康等方面的需求。
據了解,基于滿幫集團的平臺屬性和社會責任,滿幫集團工會不僅要做到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也將盡心盡力維護貨車司機利益促和諧。新當選的滿幫集團工會主席王正洪表示,滿幫集團工會將在企業發展戰略深化和推動職工在企業創新、科技創新、崗位創新中的發揮積極作用,努力打造一支適應新時代產業技術變革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助推平臺履行好社會責任,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平臺機制和運營規則,切實維護好貨車司機的合法權益。
江蘇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月科介紹,在全國總工會蹲點組指導下,江蘇省、市、區總工會和運滿滿貨運物流工會組成入會落地工作專班,探索形成了“四輪驅動”工作法和“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機制。截至目前,江蘇新發展貨車司機工會會員11.2萬人,其中“運滿滿”貨車司機工會會員7.1萬人,為組建滿幫集團工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3:滿幫集團工會貨車司機宣讀入會申請)
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張新武指出,滿幫集團工會的成立,標志著滿幫工會工作以及平臺貨車司機的工會工作都開啟了新的篇章。這是平臺企業以和諧促進良性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做好平臺貨車司機工會工作的生動實踐。
張新武希望,滿幫集團不僅要支持工會組織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還要在此基礎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宣傳帶動平臺貨車司機入會,進而影響和帶動其他平臺企業,切實維護好自有職工和平臺貨車司機權益,工作上多幫助支持,生活上多關心關懷,激勵司機服務提質增效,激勵職工持續加強技術創新,著力打造物流界的新質生產力。
公路貨運物流一頭連著百姓生活,關系民生保供;一頭連著企業生產,關系經濟發展。從菜籃子里的果蔬、糧油,到建設城市的鋼筋、水泥,都靠貨車司機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地奔波輸送。因此,關愛貨車司機,既是保障經濟“大動脈”的“大義”,也是關心每個人生活的“小情”。
江蘇省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張祖春現場發布了《江蘇省總工會面向滿幫平臺貨車司機的系列入會服務政策》,與此同時,廣東、貴州、四川等地圍繞貨車司機面臨的“急盼難愁”問題,也發布了一系列精準服務舉措。
活動現場,全國總工會、江蘇省總工會的領導還為新入會的滿幫貨車司機代表發放了入會暖“新”大禮包,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為貨車司機代表贈送10000份防癌抗癌保障卡。
在中國國防郵電工會、全國總工會基層工作部、滿幫集團、雨花臺區委、中國(南京)軟件谷、滿幫集團等相關負責同志的見證下,中國移動集團工會與滿幫集團工會簽署結對共建備忘錄。
此外,全國總工會滿幫蹲點工作組、江蘇省總工會以及滿幫平臺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與優秀貨車司機代表共同啟動運滿滿明星貨車司機全民征集活動,該活動將深入挖掘平臺更多的優秀司機,展現新時代貨車司機群體的良好風貌。
“全國總工會和愛心企業組團給我們貨車司機送關愛,讓我們加油更優惠、就餐更省錢,還可免費享受免費體檢和道路救援服務。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工會組織給我們帶來的更多政策暖意和關愛舉措,我們跑車更加安心、也更加踏實。”參與入會儀式的常州籍貨車司機劉永振表示。(張揚)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