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伊始,外資機構進軍國內券商行業的步伐明顯提速。
5月8日晚間,證監會以答記者問的形式披露,5月8日,野村控股株式會社等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擬持股51%。證監會將依法、合規、高效地做好相關申請的審核工作。
野村成立于1925 年,是目前日本的第一大券商。
陸挺
頗為巧合的是,5月8日當天,野村還宣布任命為野村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的前東家為內地發展勢頭頗猛的券商龍頭華泰證券,他于2015年加盟華泰,擔任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兼全球銷售和交易主管。
此前出身外資機構美銀美林的陸挺,既熟悉外資券商土壤,又有內地券商從業經驗,這樣的背景在圈內并不多見。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次挖角或與野村申請在中國設立合資券商的動作不無關系,可以看出野村對于開拓中國業務的積極姿態。
此次申請設立合資券商,中資合作方并未披露。野村在5月8日晚間,向澎湃新聞記者給出的回復是:“我們目前正籌備申請在中國境內開展證券業務的牌照,但是現階段不方便透露任何詳細信息。”
而在不久前的5月2日,瑞士銀行有限公司也向證監會提出的增持申請也獲受理,瑞銀方面擬將目前持有的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比例從24.99%增至51%,實現對瑞銀證券的絕對控股。
中糧集團
根據瑞銀證券官方披露的股東情況,截至2017年底,瑞銀證券共有5名股東,北京國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33%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一大股東之位。瑞士銀行有限公司持股24.99%位列第二,其余三大股東包括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4.01%、14%和14%。
短短一周之內,合資券商業內已有兩個大動作。一家是首個合資證券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的申請,一家是首個合理證券公司設立的申請,自4月28日證監會發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以來,合資券商的推進進度顯然比此前市場預期得更快。
“原本我們預期是新規則出來之后,影響不會太大,但現在看來,發展的速度比預料得快得多,確實是超預期。”一位中資券商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此前,監管層規定,外資合計持有上市內資證券公司股份的比例不得超過25%,持有非上市證券公司股份比例稍顯寬松,為49%。而根據2018年4月28日證監會正式公布的《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這一比例限制大幅放寬到了51%,外資合計持有上市及非上市證券公司的最高股權比例一致。
這一新政得到了外資券商的熱烈回應。
4月28日,證監會發布的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答記者問中就提到:“在本《辦法》征求意見過程中,歐洲及亞洲等地多家大型金融機構已向我會了解、征詢有關公司設立和股權變更情況,并多次表示正在積極準備相關材料,擬提交相關申請。”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證監會發布的行政許可事項服務指南項下,關于證券公司設立審批流程中,有一句并不起眼的特別說明:“現階段,除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證券公司專業子公司外,我會暫不受理設立證券公司申請。”
也就是說,證券公司未來的增量,將僅來自于外商投資的合資券商,純粹由中資股東設立的證券公司申請將不被受理。
目前,有外資參股的證券公司共計有13家,包括除瑞銀證券外,還有中金公司、東方花旗、摩根史丹利華鑫證券等。
據上述分析師介紹,從業務結構上來看,獲得全牌照的合資券商數量很少,多數合資券商缺少經紀業務牌照,難以分享牛市紅利,收入結構以投行業務為主,摩根華鑫、東方花旗、中德、華英、瑞信方正的投行業務收入占比分別達到96%、95%、94%、87%、62%。業務單牌照造成合資券商收入結構單一,受到投行市場影響較大,而投行業務往往又與政策聯動,因此整體發展容易受限。
不過,外資機構進軍的熱情依然難以阻擋。證監會官網資料顯示,截至5月4日,已經提交申請、正在排隊的合資券商仍有18家,包括大華繼顯陸金(云南)證券有限公司、溫州眾鑫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云鋒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
下一個分享新政紅利的又會是哪家外資機構?
摩根士丹利作為首個在合資券商中將持股比例提升到49%的外資機構,被市場寄予厚望。
據證券時報報道,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執行官孫瑋曾在4月表示,“我們聚焦于提高在合資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的持股,由49%提高至51%,以取得控股權。”
對于計劃增持的安排,摩根士丹利方面在5月9日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問詢時表示:“我們歡迎對外資開放的政策,這不僅將為中國帶來更多投資,也將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但我們目前不便透露申請時間表等具體信息。”
另一家外資機構高盛,也已經在國內成立了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高盛高華證券2017年營業收入5.47億元,較2016年增長3%,凈利潤6608萬元,同比大增645%。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高盛一直非常重視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對于外資股東在合資券商中持股上限的提高表示歡迎,為此也在做積極準備。
此外,有消息稱,國際知名大行摩根大通也在籌備設立合資券商。
摩根大通方面5月9日對澎湃新聞記者的回復給出答復,言辭中透露出對中國市場的期待:“摩根大通對中國政府致力于進一步開放其金融市場的決定和舉措表示歡迎。摩根大通將繼續不斷尋求可行性機會,以鞏固其在中國的市場地位,更好地為其客戶提供服務。”
平安證券研究所方面對澎湃新聞記者分析,外資投資證券公司新政發布以來,整體來看將會加劇行業競爭,中小券商將面臨一定的競爭壓力,但行業所受影響相對會比較有限,同時對于證券行業整體的經營效率和運作水平也會有積極作用。
平安證券認為,目前我國證券公司中合資券商僅十家左右,營收及凈利潤占比不到行業的3%,本土券商在地區資源、客戶黏性等方面占據明顯優勢,因此即使有所放開,短期內大型券商的全業務優勢將依然保持;而中小券商往往會具有一定的區域或者資源優勢,未來外資券商可能著力發展如投行、資管、研究等業務,并在相應領域形成一定的行業競爭力。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