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自責。一切問題都是管理者的問題,事件首要責任在我,責無旁貸。”樂清事件發生十多天后,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發出了第二封內部信。這位自稱“好斗”的“樂觀的保守主義創新者”此刻面臨的戰爭,是一場關乎生死、關乎價值觀的嚴肅討論。 生命逝去帶來的痛必然是刻骨的領悟。否則,從未懼怕戰爭,面對兇猛的美團圍剿尚能面不改色地喊出“爾要戰,便戰”的程維,應該不會面對用“錐心的痛”來形容自己的心情。滴滴距離“成功”的定義,無論商業上的,還是人文關懷上的,道阻且長;距離“偉大”、“卓越”的距離,更隔著一道關乎最高戰略、價值觀、靈魂深處的拷問屏障。 于是,程維開始問自己:滴滴到底有沒有價值觀,是不是一家只顧利益,漠視安全、逃避責任的黑心企業?滴滴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能不能保護用戶的安全出行?互聯網出行到底是不是一個應該存在的行業? 程維當然希望,上述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正向的。但生命就是生命,一而再、再而三地錯無可挽回。誠懇的認錯相比切實的行動,前者只是姿態上的放低和謙卑,后者卻是對自己“刮骨療毒”。放下浮躁,從對規模和增長的指標追求轉換到對安全的追求上來,就像在一輛疾馳奔向資本市場懷抱的戰車里踩一腳急剎,慣性必然令掌舵人不適,甚至腦袋磕出一個大包,但如果路線本身都是錯的,一路過來已經沾上血腥,剎車、靠邊停車、再尋出路才是真理。 程維曾在事發前大半個月與財經作家吳曉波的一次交談中表示,“滴滴的使命是讓出行更美好,但怎么理解美好?我們覺得大概是三個方面:確定性、便宜、服務好。”當時的程維關注的確定性,是科技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成功對接出行雙方的確定性,而缺乏對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程維還特別提到,他很喜歡自己案頭歷史小說《戰國》里的一句話:“大爭之世,凡有血性,必有爭心。” 不知是刻意還是巧合,報道最后寫成了“真心”。但這句來自春秋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嬰的話其實還有后半句,“故利不可強,思義為愈。”意思是不要被爭心蒙蔽,利益不能強取,心里要想著道義。血不能一滴再滴,程維當日沒有提及的這后半句,此刻應該真正地化為“Allin安全”的戰略,“在文化上把安全第一融入血液,永遠不會為利潤放棄安全”的承諾。只有這樣,才會讓用戶和社會真正心安。 |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