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各大車企紛紛交出了三季度成績單。就像有人打趣說“金九成色不足”或是“金九變為灰九”那樣,原本是一年中銷量最好的九月,國內汽車銷售市場并未出現之前期盼的長陽。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9月份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1.6%,是從2012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也是本年度連續第三個月同比下降。環比雖增長13.8%,但與去年同月23.9%的增速比,仍有10個點的差距。 從各大車企的公報看,銷售排前的十大巨頭,僅有吉利一家保持增長。放大到排名前15家企業也只有4家同比增長。作為國內汽車龍頭——上汽集團9月銷量同比下跌了8.2%,值得注意的是常年保持銷售前位的上海大眾9月銷量即便是扣除了去年基數高的影響,仍下降5%左右,也是近年來首次出現當月同比下滑。 于是乎,看淡今年車市似乎成了主流。一些車企調低全年銷售預期,一些專家預測“在未來,國內汽車月產銷量增速下滑的趨勢可能會延續,今年全年車市可能會出現同比零增長,甚至是微負增長”。 |10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9月汽車產銷同比大幅下滑。 汽車真的都賣不出去了嗎? 其實不然,“寒冬”之下,卻仍有不少“溫暖”。高端車表現不凡。1-9月,以奔馳、寶馬和奧迪(以下稱ABB)為代表的一線陣容,其B級車產品銷量已站上10萬大關,奧迪A4L甚至超過去年全年銷量總和。C級車的整體銷量在9月份也是逆勢而上。寶馬9月份漲幅最大為13.2%,奧迪為12.5%,奔馳為6.9%。其他高端品牌也表現突出。1-9月,沃爾沃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6.8%,尤其是XC60車型在9月份銷售超過5500輛,擠掉凱迪拉克XT5躋身中級豪華SUV三甲。 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創下歷史新高。中汽協數據顯示,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12萬輛,同比增長54.8%。1-9月份累計銷量超過70萬輛,增長81.1%。 SUV銷售雖大幅下滑,但也不乏亮點。9月份,日系SUV表現強勢。SUV銷量榜前十的車型中,同比增長的3款車型全部為日系SUV。東風本田XR-V同比增長7.2%,東風日產奇駿增長12.9%,逍客增長9.8%。 可見,不是所有的車型銷售都很低迷,消費偏好導致的結構性車市特征開始顯現。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和“消費理性”或將成為新的風向和拉動力。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單純地追求價格低、空間大、配置高等因素,更多地向可靠性、舒適性、節能性以及個性化的綜合考慮方面轉變。在二者的共同拉動下,更多的消費者選擇口碑和質量都較好的高端車,如進口車、ABB車型;選擇技術和安全性更為優秀的車型,如油價不斷上漲下省油的日系車和新能源車等。 根據中汽車協數據顯示, 1-9月,全國汽車銷售同比增長了1.5%;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測算的9月份汽車需求指數是110.8,仍處于景氣線之上。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階段汽車銷售的下滑,或并非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下降,而是客觀上的多因素對消費者購買汽車產生了擠出效應和觀望效應。 買得起或養不起。10月20號,國內油價迎來了年內的第13次上調,油價回到“8元”時代。這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無疑加大了汽車使用成本。再加上停車難、充電難等問題,限制了一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更多的人接受并使用共享汽車,利用租用等方式實現開車的便利。 限購或限行的城市越來越多。截止到今年5月末,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廣州、貴陽、深圳、海南等9個城市(或省區)實行汽車限購政策。可預見的是將有更多的城市加入限購行列,限購的措施也越來越嚴。一方面,不具備購買資格的人想買而沒法買;另一方面,有資格買的人排隊時間長、中簽概率低。8月份,北京市測算,新申請者或將7年后才能排到新能源指標,10月最新報道更是指出,按照現有每年54000個新能源指標計算,新能源指標新申請者或等待8年。這些因素都降低了消費者購車的欲望,拖緩了購車的時間。 住房等對資金的擠壓以及部分人對收入有下降預期。近期房價有平穩回落態勢,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二三線城市漲幅回落,部分消費者購房預期上升,首付還貸等對購車資金造成擠壓;另外房租、食品等價格上漲,9月CPI同比上漲2.5%,連續三個月處于“2時代”,再加上股市低迷等,部分消費者感覺“錢不夠花”且對收入增長的預期較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購車熱情。 政策變化及預期帶來購車觀望情緒。一個是國六標準的實施影響。生態環境部明確2020年7月1日起實施國六標準,但目前已經有北京、杭州、山東等地區確定提前實施。對于消費者而言,繼續購買“國五”標準汽車可能面臨保值率下降等問題,而目前市場上的國六標準車相對較少,形成一定觀望態勢。再是市場對購置稅下調等促銷政策預期的影響。諸多專家學者建議再次實施購置稅優惠政策。9月24日,國務院又印發了《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對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提出具體要求,這些給了消費者一定的降價預期。此外還有寶馬、奧迪等將擴大國內生產規模、進口車型逐步增多等,也讓預期拖累了購車步伐。 四季度會逆襲嗎? 目前汽車市場走勢很容易讓人回想到2015年。當年汽車銷售實現了V型反轉。前8個月累計增速逐月下滑,10月實施購置稅減半政策后,車市明顯回暖,四季度徹底逆轉了前三季度的低迷。 但今年與2015年又有許多不同之處。一方面,經過2016和2017兩年銷售的大幅增長,汽車市場保有率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小排量汽車市場空間或受到一定擠壓。另一方面,消費升級和消費理性的引領下市場是否會因價格下降而出現較大反彈仍存在不確定性。而且對汽車銷售形成擠壓的因素比2015年更加多元化。四季度能否再次逆襲確實存在不確定性。 不過長遠看,宏觀經濟穩中有進態勢沒有改變,國內汽車市場并未飽和,隨著居民收入不斷提高以及國家促進消費等各項措施的實施和車企競爭格局重塑等,國內結構性車市將向縱深發展,汽車銷售應還有廣闊空間。 |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