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網特稿(記者 王繼發 圖王紅衛)又是一年歲末時,轉眼間2018年漸漸臨近尾聲。在這一年里,南開大學經院學子們自強不息、成就自我,腳踏實地、努力拼搏,每一個腳步都昂首挺胸,每一個亮點都可圈可點。南開大學官網“優秀學子”風采名單出爐,山西姑娘靳蕾赫然在列。
經邦濟世,智圓行方
靳蕾,山西臨汾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國貿系2015級本科生,校學生會公關部副部長,南開大學合唱團藝術委員會委員,連續三年獲得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獲得星光大道暑期大學生專場“全國亞軍”,并且在今年五四期間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堅定理想信念
靳蕾從4歲開始學習舞蹈,參演過電視劇、電影拍攝,至今獲得了二十余項國際級、國家級及省級獎項。靳蕾在刻苦學習經濟學專業知識的同時,參與校學生會積極開展服務師生的各項工作。
2016年6月,靳蕾收到了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節目組的參賽邀請,但是為了專心投入馬上到來的期末考試,她決定放棄比賽。節目組多次勸說并向南開大學發出了邀請,為了學校的榮譽,靳蕾咬牙答應參賽。她把學習資料搬到了學校琴房,一邊刻苦練習參賽的曲目,一邊埋頭奮力學習。在彩排中,靳蕾的表現很不理想,但是,靳蕾不同于別的女孩兒,再大的困難也壓不倒她。她在演播廳的角落里不斷地練習每一個細節。功夫不負有心人,靳蕾獲得了全國亞軍!但靳蕾沒有沉迷于自己獲得的成績,她換下演出服裝立刻投入到期末的緊張學習中。
熱心公益事業
靳蕾把參與公益事業視作自己一份重要的責任,積極利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今年七月靳蕾發起了“新青年扶貧攻堅小分隊”。他們積極與團中央學校部聯系,促成了“2018年各民族大學生暑期同心營”活動與國家級貧困縣永和的扶貧工作對接。在調研中,靳蕾發現扶貧要從根本上去扶,從精神上去消滅貧困的蔓延!之后,他們帶上了來自貧困家庭的13個小孩到南開進行學習參觀,還得了楊克欣校長的親切接見。靳蕾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真正落實“扶貧扶志扶思想”。2017年7月,靳蕾義務參演了由撒貝寧主持的“綠水青山看中國”的節目錄制,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17年11月,靳蕾參加了山西鄉寧縣舉辦的“羽愛同行,愛在鄉寧”大型明星愛心公益系列活動,為山區的孩子們帶去先進的運動器械和嶄新的羽毛球裝備。活動期間,靳蕾與全國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呂繼宏,著名演員孫浩等藝術家共同為山區的孩子獻上一場精彩的愛心公益演出,為孩子們帶去幫助和激勵。“知中國,服務中國”是她的信仰。
牢記青年使命
2017年7月,靳蕾參加了“常走西南聯大路 弘揚西南聯大精神”大學生主題社會實踐。作為南開大學代表,她與北大、清華、云師范師生共聚,重溫聯大歲月,學習聯大精神。靳蕾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當代青年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山西經濟日報前總編尚晉生這樣評價:你用自己善長的細膩靈動的寫法,把靳蕾這個獨特而優秀的時代青年的成長經歷和精神風采生動地展示在每個幸運的讀者面前,讓人感動,讓人學習,讓人思考。
小靳蕾是經濟報人看著長大的。作為同事,我感謝你能有為下一代人立傳這樣的作為,這說明你的寫作視野是寬闊而深邃的,作品立意是崇高而溫馨的。
同時,也為靳淑琴有這樣的好女兒感到高興。應該說靳蕾的性格和品質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吃苦,堅韌,用心,文靜,善良,這些可以成就人一生的內在品質在其母女身上是一致的。這只能再次證明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中父母的良好教育是最基礎的也是最本質的(不知何故,此時我的腦子里想到了貧困山區的家庭和孩子)。無疑靳淑琴言傳身教的教育是成功的。誰能不說讓小靳蕾經常參加包括經濟報在內的各項社會活動不是靳淑琴的有意為之?
我覺得這篇文章會讓每個有良好社會環境的中年父母從中思考一下自己教育子女過程中的得與失。(會嗎?應該會的。)
希望老友繼續寫下去,借用你文章的標題,我也相信,寫作的樂趣是無尚的,但上帝也總是把作家放在水深火熱中煎熬的。特別是大作家!
山西電視臺臨汾記者站站長馬秀麗告訴記者:曾經轟動全國的南開學霸臨汾女孩靳蕾點贊!能歌善舞,博學多才,作為南開大學經濟學專業的高材生,熱心公益 ,關注家鄉臨汾的扶貧事業,今年八月我們曾一同在永和縣做公益,靳蕾的那份擔當是年輕人中的楷模!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