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補貼、裁員、提高傭金三步走戰略顯露,員工寒心,商家灰心,用戶擔心,能否換來美團舒心? 2月16日晚,2019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 過完年了,該返城的返城了,該工作的也工作了。 該開始吃外賣的卻發現過完年怎么好像要吃不起外賣了? 配送費從平時的5元漲到了7.5—15元不等。 起送價從15—20元漲到了25元。 最可氣的是,原來一份兒飯吃不了,現在一份兒飯吃不飽。 是過完年飯量大了?其實是外賣加價卻減量了! 本以為是由于春節期間許多商家或騎手沒有完全返城造成的市場資源緊缺而形成的加價,可到頭來才發現,這原來是外賣平臺的下一步棋。從前期的高額補貼來鋪墊市場,導致早期虧損狀態以至于不得不裁員以止血,到如今回本階段來收割流量造血,美團可以說是互聯網公司整個商業模式的典型。 今天就來說說美團這幾步棋是怎么走過來的。 鋪墊市場導致長期虧損 互聯網企業慣用權術便是前期投入大量補貼已獲取市場用戶資源以及培養用戶使用習慣。 曾經網約車領域的滴滴和快的,而在外賣領域就是美團和餓了么。無論是哪個企業在早期的發展中都會選擇進行一定的補貼,通過補貼的形式讓消費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養成對平臺的使用習慣,從而讓整個市場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起來。 外賣早期,用戶還沒有習慣于使用外賣APP,或者多個外賣APP并存的時候。例如百度外賣、美團外賣、餓了么、大眾點評等,用戶并沒有養成固定使用哪一家外賣平臺點餐的習慣,因此前期大量投入資金進行用戶補貼來吸引用戶似乎顯得很有必要。 ![]() 然而也正因如此,使得美團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去年11月,美團點評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這家擁有外賣、點評、共享單車、網約車等多項業務的巨頭,也是持續虧損。截至2018年9月30日,美團當季收入190.76億元,同比大增97.2%近乎翻番,毛利潤增長33.2%來到45.71億元,但是毛利率從35.5%大跌至24.0%,凈虧損更是從9.55億元增至24.64億元,同比擴大了1.6倍。 去年9月,美團點評發布首份上市后的中期報告。根據財報,美團2018年上半年總收入約為26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1.2%;經調整,虧損凈額約為42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面對這幾年的連續虧損,美團此時想出了兩個新辦法,一、裁員;二、提高傭金率。 我們先來看一下裁員效果如何。 裁員止血效果甚微卻落一身埋怨? 在去年年底,脈脈上就有匿名爆料美團上海點評到店業務綜合事業群裁員技術20%左右,點餐技術線裁員50%左右。 有相關人士表示,美團點評裁員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借淘汰機制裁員;二是降薪,變相裁員;三是部門縮編。這三種形式都是變相裁員。美團HR聲稱的美團APP運營團隊的調整,應該屬于第三種。 更讓員工受不了的是美團的裁員手段,通過年底前強制裁員并取消年終獎的手法對待自己的員工。 ![]() 有美團員工表示,"免交接免閑扯,3分鐘結束美團職業生涯",更有網友在微博表示,“部門整體裁掉了,今夜無眠”。更有美團某員工在互聯網社區吐槽公司年終裁人的手段,并表示這種裁人手段令人感到羞恥。 顯然,這一招先不談成效如何,先在大眾心里抹下一道黑。可想而知,如果效果很好,就不會有下面提高傭金率一說了。 壟斷收割卻引商戶流失? 再來看看提高傭金率。 近幾年外賣行業“野蠻生長”的局面也確實開始變化——美團點評研究院發布的《外賣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經歷了2014年的增長高峰后,到2018年,在線訂餐市場規模和用戶人數增長已連續4年下降。市場增速由71%銳減至18%,用戶增速從51%下降至15%。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市場形勢,外賣平臺的發展訴求已從搶市場向尋求盈利轉變。 而近期,在不同的地區,美團外賣傭金費上調的幅度有所不同。比如,北京商家分為戰略合作和非戰略合作兩種,前者的傭金費率為14%,后者的傭金費率19%;南方地區普遍的傭金為22%,有的高達26%。 值得一提的是,戰略合作和非戰略合作的區別在于,是否只與美團外賣一家平臺簽訂合同。如果只與美團外賣一家簽訂合同,則稱之為戰略合作,那么可想而知傭金率一定為14%那一級別的價位。而非戰略合作則是選擇非只與美團外賣一家簽訂合作合同的,也許還會同時選擇與另一家大平臺餓了么簽訂同樣的合同,那么這樣傭金則要交得高出5個百分點左右。 商家本身的利潤率在30%左右,而這樣的規定,不論商家如何選擇,都要忍痛割掉一部分“愛”。要想在不同平臺有更多的訂單,就要交納更高的傭金,要想傭金交得少,就只能二選一。 ![]() 這不免讓人猜測美團的做法有些壟斷市場行為的成分在里面。 平臺、商家、用戶三者應該在市場中處于三角平衡關系,如果平臺過度收取費用,一則導致商家成本上升進而提高用戶購買價格;二則導致商家另辟蹊徑而造成平臺利潤流失。餐飲利潤在30%到40%之間意味著商家能從100塊錢中賺到的只有30元到40元,一下子被美團拿走22元,錢真的越來越不好賺了。因此,有部分商家選擇退出美團平臺也是無可奈何。目前因平臺提升傭金,很多商戶通過另外三種辦法進行交易。 其一,商家在送外賣的同時給顧客提供一些信息。比如:通過在外賣包裝里放一些宣傳單,添加商戶微信或通過電話點單可以享受在原價基礎上的九折優惠活動。脫離平臺自攬客戶,從而增加用戶的粘性。這也是如今眾多商家正在嘗試使用的方法。 其二,就是自建微信小程序或是公眾號,讓客戶自主點單。這樣可以完全解決商家與用戶之間的銜接問題。就目前來看,依托超十億的微信日活小程序的發展基本可以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而且外賣訂單由于時間的問題,基本不會超過以商家為中心半徑5公里的范圍。 其三,就是區域聯盟的建立。相較于美團這樣的全國性公司,本地企業的優點在于有更準確的獲客渠道。各個商家以社區為中心建立區域聯盟,進而與本地跑腿公司進行合作。這樣的優點也在于,可以避免商家陷入“單打獨斗”的局面。 一直以來,外賣商家與服務平臺的關系不是十分和諧。商家看似一直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而事實上,商家與平臺之間應該是互利互惠的關系。雙方應該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規則的制定,需要商家與平臺之間進行充分溝通,而不是被質疑“壟斷”。 外賣商家也要不斷適應市場,在平臺賦能下進行升級,打造更為智能化的餐飲服務,提升自身競爭水平。但就目前來看,商戶智能化水平還在初級階段,而這一升級,路漫漫其修遠兮。 然而美團在升級服務質量與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之外,也在謀求新的發展出路,這一方式可以說已經在餓了么和美團兩大外賣平臺中很好地落地進行。 “新零售”模式取勝法或能救命? 回顧外賣發展的這些年,各大平臺也一直在不斷通過智能化、信息化、服務化等形式調整自己的服務品質。更重要的是,外賣平臺競爭至今,早已不是單純的資本競爭了,平臺的創新能力,以及對新商業模式的探索,直接決定了能否在未來競爭中取勝。許多外賣平臺正在探索一種新的線下零售模式以求生存和發展。 ![]() 餓了么在新零售方面已有所布局,目前發展四種業態:線下便利店、自建的中大型便利店、無人貨架、前置倉。 而2018年5月,美團旗下的“小象生鮮”也在北京方莊時代life廣場正式開業,其前身是2017年7月的“掌魚生鮮”,這是一家定位為生鮮食品、餐飲、電商和即時配送于一體的生鮮超市,與盒馬鮮生、7fresh等“新物種”有著相似的模式。 希望未來能夠看到各家平臺通過更多這樣創新的方式來在競爭中尋求新發展,而減少裁員和提高傭金率這樣可能會疏遠與商家和員工關系的手段。畢竟商家和員工對于平臺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 |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