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中國和日本那些經常關注動漫及其亞文化的年輕人之間,一場不一樣的新春歌會取得了非比尋常的關注度。 這場名為“唱吧!中日友好春節直播!2019”的活動也“帶飛”一個有關于亞文化的名詞“VTuber”成為了標志性詞語。 ![]() 圖|唱吧!中日友好春節直播!2019 VTuber 其全稱為 Virtual YouTuber 是以YouTube為平臺進行視頻直播和投稿的虛擬偶像。在YouTube以外的平臺中又被稱作“虛擬主播”。 1 該名詞的誕生源于2016年12月開始活動的一個虛擬角色絆愛(キズナアイ)的首次露面。 ![]() 圖|絆愛(キズナアイ)的形象 身穿以白色和粉色為基調的公式服,黑色蕾絲邊的手臂套及長筒靴,頭戴粉色心型發箍。 胸前繡有意為人工智能AI的“A”字母,衣服稍短露出肚臍和蠻腰,十分符合虛擬人物的形象。 盡管在此之前就已經有類似的虛擬角色出現,如初音未來、巡音流歌為代表的虛擬歌手,以及日本游戲公司Nitroplus的虛擬代言人超級索尼子,但是這類虛擬角色并未被定性為VTuber。 ![]() 初音未來
![]() 巡音流歌
![]() 超級索尼子 但隨著絆愛的出現,VTuber被定義為“由計算機圖形所繪制的插畫風格的美少女YouTuber”。因此在這之后一段時間,便成為了的的代名詞。 2 作為人工智能,絆愛刻意塑造了自己具有人工智慧的形象,不斷表現出AI的一些特性,比如經常稱自己為“超級人工智慧(Super AI)”,對人類行為顯露出異常的好奇心,在特定情景下有意識地突顯自己的認知局性等等。 而在虛擬性格上,絆愛則表現得和普通的少女無異,好動愛玩,樂觀積極卻又不失沉穩,極具獨立自我。 作為VTuber,其也注重粉絲們的支持,正常維持著同粉絲之間的日常溝通,非常熟練地在不同話題中宣傳自己,鼓動粉絲支援。如在白色情人節,希望粉絲們為自己點贊;每當自己的新作品上傳后,還希望自己的粉絲幫忙“擴散(增加影響力)”。 為了保持足夠的吸引力,其出臺的作品題材也多種多樣;同時為確保投稿作品的品質,還會對自己曾今的錯誤言論致歉并作出后續修正,儼然和真人主播無二。 緊接著,從2017年開始,隨著諸如“電腦少女小白”、“Mirai Akari”、“バーチャルのじゃロリ狐娘Youtuberおじさん”、“輝夜月”等擁有大量粉絲的VTuber的加入,原先作為絆愛的代名詞的VTuber一詞又被重新定義,并逐漸廣泛使用。 一些虛擬角色也在其他媒體領域發展,如出演地面電視節目、出售商品等,此時虛擬YouTuber是作為一個便于理解的品牌名稱。 3 目前,VTuber總計有3000多“人”,訂閱者超過1300萬,視頻點擊率突破7億次。 VTuber帶來的熱潮,也令一批VTuber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像比較有名的有Upd8、ENTUM、hololive等。 不僅如此,相關的產業界也想抓住VTuber帶來的巨大商機。 2018年4月5日,日本的GREE公司于宣布向VTuber產業投資100億日元。而日本的一始(いちから)公司也早早投入開發出了VTuber應用程序,并在此基礎上招募并培養公司官方的VTuber。 該公司旗下的VTuber培養平臺——彩虹社(にじさんじ,又被稱為二次三次或是2434)目前已培養出為數不少的知名VTuber。 產業界的加入,帶來的不僅僅是專業化,規范化的管理和運營,更給了在爆發邊緣的VTuber產業一個正向循環的動力。這使得一直以來營收乏力的VTuber在短短幾個月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4 不同于真人主播,除了傳統的直播間禮物(或打賞)之外,VTuber本身的二次元形象也更加契合周邊產業。 在日本,已經有越來越多相關產業的公司,愿意借助其形象出版諸如動漫電影、模型手辦、掛畫抱枕等等各類周邊產品。 ![]() 絆愛抱枕 ![]() 彩虹社VTuber掛墜 甚至還有人策劃把VTuber的風潮吹過大海,帶到人口眾多,市場廣大的中國來。 有不少VTuber為了迎合中國年輕動漫迷的喜歡白發的偏好,設計了中國口味的專屬造型,并嘗試在嗶哩嗶哩平臺用中文面對觀眾,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個新興的市場以及伴隨而來的諸多商業機會正在中國大地上迸發出來。 包括上海的二次三次公司在內的一些亞文化企業正在積極探索和嘗試,說不定會隨著這次“唱吧!中日友好春節直播!2019”活動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 |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