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QOO的誕生,vivo亦正式加入了華為、小米和OPPO等同行的隊列——發展新的子品牌。
vivo全新子品牌iQOO于3月1日亮相,同時發布了同名手機新品iQOO。按照官方介紹,iQOO為英文“IQuestOnandOn”的首字母縮寫,意思是追求不止、進擊不止,追求極致體驗。
過去一年,vivo交出了銷量逆勢增長的成績,面對持續走低的手機市場,vivo正試圖通過新品牌來彌補自身不足,挖掘新的增長空間。
等候多時的子品牌
“iQOO其實2010年就注冊了,當時隱隱約約想說我們應該做更國際化、更年輕的品牌,但是怎么做,人群是誰,我們當時的能力夠不夠,都是一些問號。我們這幾年一直在想,一直在思考,沒有停止。今天出來,只是偶然中的必然。”iQOO品牌副總裁馮宇飛在媒體溝通會上解釋iQOO推出的時機,“我們是真的到今天才準備好。”
在國內華米OV四個頭部廠商中,vivo是最后一個推出子品牌的公司。如今,成立子品牌已成為流行趨勢,無論是為搶占細分市場還是開辟海外市場,子品牌都算得上是有效出路。
一般而言,子品牌與母品牌產品定位和目標用戶會有較明顯差異。新品牌iQOO定位“高性能手機”,配置達旗艦級:采用目前最高端的驍龍855芯片,256GB存儲空間、44W超快閃充、4000mAh電池、后置三攝組合、超級液冷散熱、搭載Multi-Turbo及提供NFC等,外觀設計偏個性化,加入超跑腰線、車輪紋理、暗夜光軌、LED燈帶等元素。
從配置來看,該產品主要針對游戲玩家和發燒友群體。雖然游戲元素顯著,但iQOO方面向時代財經否認了游戲手機的說法。
“強悍性能比較顯性的一點就是游戲,但絕對不僅僅是游戲,如果你說它是游戲手機反而說小了。”馮宇飛說。
iQOO產品總監曾昆鵬用車類比道,“高性能車跟跑車還是有區別的。比如說跑車可能定位更加小眾,但性能車適用范圍、舒適性、售價等等,覆蓋的人群會更多。”
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向時代財經進一步分析,vivo原先更多集中在二線城市以下的小城市或者說鄉鎮為主的區域,覆蓋全線產品。但新的子品牌更多聚焦于大城市的青年人,這是兩者主要差異點,對游戲玩家或白領而言,在大城市的這類人會更在乎產品的高性能,并且在大城市中電商渠道占比會更高。
據馮宇飛介紹,iQOO前期渠道會聚焦線上多一些,其向時代財經確認了會進軍海外市場的計劃,但具體時間表暫沒透露,只是強調“先看看市場的反應。”
數據顯示,2018年vivo在中國市場線上線下的銷量比例約1:15,其線上市場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另外,iQOO定位互聯網人群的iQOO將不會用代言人,其互聯網人群特指Z世代(指1990年代中葉至2000年后出生的人),但令人疑惑的是,有個性的Z時代真的不需要代言人嗎?
搶小米榮耀地盤
不強調性價比,也沒有對標品牌,iQOO卻不乏競爭者。事實上,其瞄準互聯網人群、主打高性能的定位與小米、榮耀均很相似,iQOO定價2998~4298元,小米不久前發布的小米9以及榮耀的最新旗艦機榮耀V20起售價均為2999元,iQOO只低了一塊錢,競爭意味不言自明。
對vivo來說,一二線城市是其短板,但作為大廠商,vivo也有其做子品牌的資源優勢。“現在的手機主要集中在三五個大品牌,從用戶來說,還希望有不同的品牌來滿足自己的個性,張揚自己的個性。而在這方面,小品牌做得太差,產品規格或者品牌做不好會導致消費者不信任這類小品牌。但是vivo推出品牌既能保證滿足用戶對個性、對品牌的需求,同時還能保證產品質量和性能。”閆占孟指出。
在智能手機市場遇上歷史性低迷的2018年,vivo在中國市場錄得10%以上的銷量漲幅,其全球出貨量則微漲1%。
IDC分析指出,vivo在2018年6月份發布了業界首款“真全面屏”機型NEX,在迎來市場廣泛認可的同時,也帶動vivo旗下全系列機型對消費者吸引力的持續提升。但放眼全球市場,vivo出貨量仍次于華為、小米和OPPO等友商,vivo或許也需要這樣一個新品牌來助力海外市場的拓展。
子品牌多點開花
一些手機廠商能取得優異成績,子品牌功不可沒。以華為為例,性價比更高的獨立子品牌榮耀貢獻了不小的出貨量,IDC數據顯示,2018年在中國市場,華為品牌手機銷售量約5055萬臺,而榮耀銷量5442萬臺,高于華為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OPPO和vivo當初也是從步步高分拆出來的兩個品牌。在子品牌發展方面,OPPO算是走得“風生水起”,由OPPO前副總經理劉作虎另創的一加品牌專注海外線上市場,定位偏極客風,2018年在印度市場連續三個季度拿下高端智能手機份額第一,并且和美國運營商T-mobile達成了戰略合作。OPPO子品牌Realme去年5月進入印度市場,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在2018年第四季度,Realme在印度的市場占有率為8%。
紅米在今年1月從小米正式獨立出來,專注極致性價比,主攻電商市場,小米也因此啟動雙品牌策略。小米印度子品牌POCO也于去年8月進軍印度高端市場,首款產品PocophoneF1剛發售亦在海外收獲不少好評。
事實上,在五六年前,互聯網手機興起之時,子品牌也掀起過一陣熱潮。360手機推出了“奇酷”和“大神”,聯想有“ZUK”,金立成立了“IUNI”等,當然,還有不少已經銷聲匿跡了的小品牌。目前,除華米OV外,子品牌稍有起色的還有中興的努比亞以及魅族的魅藍。
“用戶是希望或者可以接受新品牌來彰顯自己的不同,尤其是在品牌越來越少的時期。前提玩的方向要對,手段要合適。還有更關鍵的是要有資金和供應鏈支持。”閆占孟認為,廠商若想發展子品牌,以上要素缺一不可,不然產品,價格,市場和渠道都難做到位。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