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通報稱,9月20日晚10點左右,貴陽市南明區松山南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致一死一傷。
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9月22日發布通報稱,9月20日22時許,在該市南明區花果園松山南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致1人當場死亡1人受傷,死者李某某系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傷者張某已及時送醫救治,生命體征平穩。駕駛人何某某涉嫌醉酒駕駛肇事,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記者了解到死者為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李衛松,此前他曾跟隨貴州第五批援鄂醫療隊來到武漢,前往武昌方艙醫院支援。
事發后,李衛松的同事和曾救治過的病患,紛紛發文悼念他們心中的“松松”。
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9月22日,記者通過網傳的現場視頻看到:
20日當晚下著小雨,在松山南路一處人行天橋附近,一輛停在路邊的寶馬車車頭被撞癟,輪胎被撞飛,左前車門也只剩下一半。
當地居民張先生說,事故就發生在他家樓下,當晚他在家里聽到很大的剎車聲,隨后傳來“砰”的一聲巨響,他跑到窗口看到,一輛停在路邊的寶馬車被另一輛車撞了。“剛開始沒看到人,后來才發現有一個人被壓在車底。”張先生說,當時圍觀的人群還幫忙抬車,并將壓在車底的人救出。
警方通報顯示,此次事故致一死一傷,死者李某系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傷者張某已及時送醫救治,生命體征平穩。
肇事司機何某涉嫌酒駕肇事,已經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大家都喊他“松松”
記者了解到,死者為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的主治醫生李衛松,今年34歲。2005年他從河北參加高考后來到貴陽,2014年畢業于貴陽中醫學院研究生院。
一名患者家屬在微博評論稱,前段時間外婆住院時,李衛松是外婆的管床醫生。查床期間李衛松“超級耐心溫柔的和外婆聊天,檢查完沒什么大礙還和外婆一起開心地笑。”
在微博上看到李衛松身亡的消息,“想不通為什么會有這種事發生,真的好難過。”
李衛松的同事也發微博稱,9月21日一早同事都在等他來查房,卻等來令人錯愕的消息。查房時,病人還說“李醫生兩天沒來看我了”。
9月22日,記者聯系上李衛松的同事王先生(化名),王先生稱平時他們都叫李衛松“松松”。李衛松老家在河北,家中還有老母親和弟弟,“一個農村小伙子獨自來貴陽打拼,節衣縮食籌齊首付買了房,多么不容易啊。”
李衛松同一科室的李女士(化名)回憶道,他至今未婚。因為工作忙,他總是在周末晚上烙很多餅,因為“這樣就可以吃上一個星期”。得知要去援鄂,李衛松管過床的病患還拎著家里蒸好的饅頭包子去送他。
去武漢抗疫前,李衛松還笑著跟她說“你看其他同事都有親人家屬前來送別,但我就一個人,不過這樣也好,也少了一份牽掛。”為此,她當時還調侃道,抗疫回來李衛松要把其他事情放一放,找一個女朋友,趕快在貴陽安家。
好友追憶:李衛松永遠都是笑瞇瞇的
21日中午,正在值班的唐升收到師弟微信:“松哥走了。” “走了?去哪了?”唐升以為,松哥要換工作單位了。但師弟接下來的一句話瞬間讓他感到晴天霹靂,“他出事了。”從這位師弟處,唐升得知了事發經過。
唐升是李衛松在貴州中醫藥大學的師弟,2014年李衛松從貴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畢業時,唐升剛剛入學讀研究生,兩人都是心血管內科專業。唐升告訴記者,李衛松畢業后租住在學校后面的家屬樓,同一個科室,離得又近,兩人很快成為好朋友、好兄弟。
李衛松是河北人,今年34歲,在唐升眼里,他是一個特別親切的大哥,“我入學的時候什么也不懂,他都特別熱心地幫助我。”相識6年,唐升從沒看見李衛松跟誰紅過臉,無論是朋友、患者還是學生,李衛松永遠都是笑瞇瞇的。
讀書時,唐升經常去李衛松家喝茶。他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次是,李衛松指著一件棉襖告訴唐升,這衣服是他大一的時候買的,已經穿了八年。“他特別簡樸,一件T恤能穿五六年。”唐升說,無論是吃還是穿,李衛松都不講究,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必要花的錢不花,要把錢花到正道上。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