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12時,橫跨珠江航道12.89公里的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項目)正式通車。南沙大橋的建成通車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入全新發展階段,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正在加快形成。
獅子洋畔升明珠。從2013年的一片汪洋到如今建成通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新的重要過江通道,南沙大橋這座設計使用壽命100年的世界級跨江特大橋,通車后緩解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繁忙交通。大橋一端接駁廣(州)深(圳)沿江高速延伸至香港,而另一端連接廣(州)珠(海)北線高速公路走向澳門,把粵港澳三地連接起來。
粵港跨境巴士調整珠三角及粵西地區多條線路及班次,行經南沙大橋快速往返香港市區。粵港汽車運輸聯營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廣友表示,以往該公司班線從香港回來經過虎門大橋,預計通行南沙大橋后,行駛時間可至少節約20分鐘。
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提出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系通道,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近年來,廣東省不斷推進交通互聯互通。已通車的珠江黃埔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加之在建的深中通道和規劃中的蓮花山通道等,一座座跨江大橋與縱向的廣(州)深(圳)高速、廣(州)珠(海)東線等高速構成大灣區的“黃金通道”。
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珠三角地區高速公路里程達到4361公里,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7.9公里,核心區密度已超過紐約、東京、巴黎、倫敦都市圈;珠三角地區港航發展迅速,截至2018年底,珠三角地區港口與海外港口結為友好港口73對,共開通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305條,國際航線基本覆蓋全球大部分國家。
同時,珠三角口岸與香港國際機場的“?章撨\”水路客運快線,開創了往來港澳的便捷通道,廣東省公交一卡通實現與香港、澳門互聯互通。
剛剛結束南沙大橋建設的虎門二橋公司副總工程師鮮榮,已投身到跨江通道黃茅海大橋的建設,他表示,一個個連通大灣區的跨江通道橫空出世,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已邁出腳步。
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的規劃,計劃至2022年底,大灣區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灣區內實現以香港至深圳、廣州至佛山、澳門至珠海為核心的1小時交通圈,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構筑大灣區內部快速交通網絡,以貫通內地與港澳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滿足大灣區日益增長的跨江交通需求。同時,加強內地與港澳地區交通銜接,優化完善港深、澳珠的路網規劃銜接,推進深圳東部過境公路、屯門至赤鱲角北連接線等項目建設。
珠江航道上,如長龍臥波的一座座跨江通道,串起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將推動區域間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生產要素快速流動。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