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沃爾沃汽車發布了其2021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據報告顯示,該公司在上半年實現銷售額1411億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幣約為1052.75億元,同比增長26%。同時,公司的息稅前利潤達到132.4億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幣約為98.78億元。
2021年上半年,沃爾沃在全球汽車銷量為38.08萬輛,同比增長41%。其中,在中國市場汽車銷量約為9.53萬輛,同比增長44.9%;美國市場銷量約為6.38萬輛,增長47.4%;歐洲市場銷量約為16.68萬輛,增長35.4%。
SUV車型成為沃爾沃拉動銷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作為沃爾沃汽車旗艦車型,上半年XC90與S90分別售出9,807輛和21,279輛,貢獻了近33%的銷量;沃爾沃XC60依舊是品牌銷量擔當,共售出35,195輛,同比增長42%;S60車型增速顯著,共售出14,919輛,同比增長183%;沃爾沃XC40則以11,657輛的銷量,成為銷量增幅明顯的新晉主力車型。
6月單月,沃爾沃的市占率達7%,同比增長1.1%,上半年市占率達6.1%,同比增長0.1%。這就意味著,雖然市場上分蛋糕的人多了,但沃爾沃分到的蛋糕變多了。
今年的主要任務是“搶蛋糕”
“穿過周期,見過牛熊,順風球打得好,逆風球也贏得漂亮。”這是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對沃爾沃上半年業績的總結。“今年經銷商的主要任務,就是‘吃蛋糕’。當前,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已陸續走出概念期、跨入量產陣營,智能手機造車派大規模進入造車賽道,存量汽車市場的“蛋糕”,不搶就沒了。”
除了銷量上漲,另一個好消息是,沃爾沃旗下30-40萬車型銷量比例持續上升,90系XC90和S90同比增長分別達43%和48%。據今年5月乘聯會的數據顯示,沃爾沃的銷售均單價為33.6萬。
沃爾沃汽車于柯鑫表示,近幾年沃爾沃品牌“不太搞促銷”,將主要的權益給到客戶,而非在經銷商端打價格戰。他認為,沃爾沃品牌已經走上了正軌,只要和經銷商保持良性溝通,正常地把產品推向市場去銷售,就可以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
2021年上半年,沃爾沃在銷量、銷售額、營業利潤等業績均達到了94年歷史上的同期最高業績水平。根據規劃,沃爾沃希望在2021年實現全球銷量超過80萬輛。上半年沃爾沃完成了計劃目標的47.6%。
根據沃爾沃的規劃,2025年目標是將銷量水平提升至120萬輛,并且純電動汽車占比達到50%。
在沃爾沃的全系產品結構電氣化轉型過程中,RECHARGE系列的銷量打響了電氣化戰役第一槍。上半年全球銷量數據顯示,沃爾沃RECHARGE系列全球銷量占據了整體銷量的24.6%,同比上漲150%。
“很多用戶對我們品牌理念的認知是比較傳統的,安全是沃爾沃品牌的基因,但不是全部。品牌要往前走肯定要發展混動和電動產品。而且沃爾沃是全系混動系列,不是只靠一個產品打天下。”沃爾沃汽車于柯鑫說到。
探索B2C渠道模式
在中國市場,沃爾沃汽車是第一家開啟官方直售模式的傳統豪華品牌。
“我們是B2C的模式,經銷商作為中間商,我們是渠道商。我們提供產品他們提供服務,模式和便利店、奶茶店是一樣的。”于柯鑫表示,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帶領渠道管理好銷售結構,通過產品、服務的改善來提升經銷商盈利水平,而非一味地補貼。“補貼模式是無法長久的,因為廠商有成本,當補貼無法進行下去的時候一定會求變。”
于柯鑫表示,直售模式本身很簡單,但沃爾沃要做到的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據官方數據,上半年沃爾沃增加了 20 家 4S 店,形成覆蓋全國的 281 家線下銷售網點。
日前,針對河南罕見的持續強降水影響,沃爾沃評估了這次災情對終端業務的影響,在經銷商端部署了五大措施。第一,全面取消7月份銷量目標考核;第二,在零部件訂購,配件回運等方面給予政策調整;第三,協助經銷商妥善處理被水淹沒的商品車;第四,對三季度質量檢核涉及的考核項目進行豁免,為受災地區經銷商減負松綁;最后,補充支持經銷商展廳受損物料,確保經銷商展廳正常運維。
其實,一些豪華品牌在歐洲已經開啟了直營模式。在中國市場,沃爾沃試圖通過直營+4S店的模式,探索一條新的道路。
“我們的目標是構建一種無需批發、無資金壓力的銷售模式,實現統一售價,消除價格競爭。”沃爾沃于柯鑫強調,直售模式能減輕經銷商的成本壓力,保障穩定的利潤空間,這種模式對投資人而言具有吸引力。“關鍵在于我們需要通過持續的溝通與了解,來完善我們的渠道體系,探索出適合沃爾沃的直銷結合4S店模式。”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