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東北有點“熱”。
除了出圈的“爾濱”,“東北全面振興譜寫新篇”也出現在了2024年的賀詞里。不知不覺中,東北振興戰略實施已走到了第21年,東北地區已翻開產業轉型發展的新篇章。作為國民經濟的先導性產業,交通運輸業對此早有感受。
東北卡友看東北:車斗里的貨變了
貨車司機李師傅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從事貨運十來年了,他說,這幾年,他最大的感受是一個字——變:“咱們東三省這些年變化挺大的,過去我一直是通過信息部、中間人找貨拉,后來學會用手機找貨,接的單子越來越多。這幾年我都是用中儲智運平臺,以前基本都是拉鋼材、煤炭,現在經常能接到太陽能板的運單,一個月總能拉這么一兩回。”
李師傅的感受不錯,這些年,東北振興在產業轉型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這些成果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改變著每一個東北人的生活細節。
這天,李師傅又接到了一單貨,他將和其他幾位司機,一同將整整八車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從黑龍江佳木斯運到兩千四百多公里外的陜西延安。李師傅一邊細數著搬上車的箱子,一邊在手機上點下了裝貨確認的按鍵。李師傅看著APP上跳出來的安全提示彈窗笑著說,“他們不提醒我也會加倍小心的。這種板子,裝貨和卸貨和運輸的時候都要格外注意。”
物流指數看東北:新產業運量漲了
除了光伏材料,東北繁忙的運輸干線上,還有不少復合材料、智能設備和醫藥產品。據中儲智運物流指數網統計顯示,這些產品的貨運量正在逐年快速提升。2023年,中儲智運平臺上東北地區智造工業、輕工及醫藥產品運輸噸位的同比漲幅,比平臺總成交噸位的漲幅還高出十個百分點。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過去,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農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而今天的東北正不斷求新求變,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吉林省提出十八條措施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加快“綠電+”新興產業培育;遼寧省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提升綠色低碳產業裝備供給能力……東北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而包括物流業在內的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也在加快。
眼下,白雪皚皚的東北熱力涌動,文旅火爆出圈的背后,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蓬勃發展,正在成為振興東北的新密鑰。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