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百年王室珠寶品牌Leysen萊紳通靈攜手代言人秦嵐在南京成功舉行2024年匠心發(fā)布會。活動現場代言人秦嵐佩戴優(yōu)雅、靈動的“桃金娘王冠”閃耀亮相,為年輕一代傳遞著象征愛與幸福美好祝愿的同時,也預示著萊紳通靈品牌即將著力引領國內黃金新風尚。
藝術審美上的“吸引力法則”
由代言人秦嵐所佩戴的桃金娘桂冠對于萊紳通靈而言意義非凡,它不僅有著黃金自身所擁有的寶貴價值,更是難得一見的藝術珍品,傳承了歐洲工匠數百年制作技巧,并展現出萊紳通靈對黃金飾品領域切入的信心與超前的商業(yè)策略。
秦嵐一直以優(yōu)雅、高貴的白月光氣質著稱,她對于黃金有著獨特見解和品味。無論是出席活動還是日常生活中,秦嵐總是能夠將黃金飾品巧妙地融入自己的造型中,展現出別樣的璀璨光彩。秦嵐對于珠寶的熱愛源于對品質的追求,她偏愛設計獨特、工藝精湛的珠寶,以優(yōu)雅迷人的動人魅力賦予黃金珠寶全新的生命力,而Leysen萊紳通靈的珠寶則以其恒久璀璨的光芒,映襯秦嵐的高雅品位與華麗氣質。品牌方與代言人間的氣質交相輝映,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揭幕,是對藝術與工藝結合的至高贊譽。
#FormatImgID_1#
以源自1855的歐式織金工藝,引領黃金新風尚
作為一家有著169年歷史的王室珠寶供應商,萊紳通靈傳承國際級非物質遺產傳統工藝——意大利織金工藝,并將西方經典藝術風格與意大利織金工藝相融合,為年輕一代帶來更時尚、高級且有傳承意義的黃金珠寶產品。
以本次重磅亮相的“桃金娘王冠”為例,在歐洲,人們通常以桃金娘葉子的形狀制成金燦燦的花環(huán)傳遞幸福,因為它是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的化身,每一束皇室婚禮的花束都由桃金娘的花朵與枝葉組成,寓意幸運和忠誠,象征著愛情和婚姻的美好,桃金娘葉一直以來都廣受喜愛,也見證了無數的真愛瞬間。
而萊紳通靈則從這象征著愛與祝福的桃金娘葉片中汲取靈感,以百年意大利織金工藝,精心雕琢復刻百年經典古董王冠,獨特的啞光工藝鍛造出靈動的桃金娘葉片,圓潤飽滿的珍珠點綴其間,彰顯優(yōu)雅與靈動,象征著愛情和婚姻的美好,見證甜蜜,傳遞幸福。
以匠心工藝開辟黃金新品類
近年,中國珠寶首飾市場競爭格局呈“一超”黃金、“多強”細分賽道的 “一超多強”局面,黃金在珠寶首飾市場上占據絕對支配地位,成為消費主流。中國珠寶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珠寶首飾規(guī)模僅6100億元,2021年消費快速擴張達7200億元,22年與21年持平,黃金產品為第一大品類,占比近六成。
婚嫁場景持續(xù)驅動黃金消費。2023年珠寶行業(yè)社媒發(fā)展洞察顯示,婚慶、日常佩戴、投資占據主要消費場景,Z世代消費者對于黃金產品的個性化要求也越來越高,也驅動黃金產品差異化、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
在此大背景之下,萊紳通靈正式入局黃金賽道,2023年在蘇州開設“傳世金”首店,未來還將重點拓展“傳世金”實體店及豐富其產品。
鑒于此,除了桃金娘王冠以外,在花嫁系列發(fā)布會中更是驚艷亮相了同系列產品,融合了“鳶尾花”、“月桂葉”、“馬蹄”等經典IP元素,打造藝術經典、辨識度高、具有高級審美的“桃金娘花環(huán)”、 “鳶尾花開”、“月桂花冠”、“馬蹄逐夢” 、等四大黃金婚嫁主題套系。
據了解,這些花嫁主題的傳世金產品,是萊紳通靈圍繞消費者對傳統婚嫁首飾的基礎需求,精選歐洲文化脈絡的經典元素,以「意大利織金工藝」雕繪鍛造,演繹具有高級審美的婚慶黃金,獻給所有一生摯愛的黃金伴侶,定格花嫁甜蜜,奔赴真愛之約。
在婚慶場景下,國人素來偏愛佩戴或作為禮物贈予新人。但縱觀目前的傳統婚慶市場,“三金”仍以款式老舊,做工粗糙的產品為主,在日益講究時尚審美的當下,已經愈發(fā)顯得格格不入。誰來破局?如何破局?萊紳通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萊紳通靈傳世金系列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了歐洲金匠的古老傳統技藝——意大利織金工藝。意大利織金工藝的珍貴之處除了復雜的工藝如啞光工藝、花絲鑲嵌、轆珠工藝、三維立體切割、金屬微雕工藝、金絲螺旋工藝之外,在制作過程中,對匠人的要求也極高。匠人們需在黃金表層開展精細雕刻,并對每個鏤空面開展拋光打磨,如此成品才能紋路立體精細、復古華麗,造型更加真實、靈動。
縱觀整個行業(yè),傳世金的出現填補了消費者對新型黃金飾品渴求的空白市場,萊紳通靈以百年王室珠寶匠心和工藝加持,為國內高端黃金珠寶的消費市場開拓了新道路,賦予了行業(yè)更多的可能性。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