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2024新道數智教育系列產品春季發布會在北京用友產業園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專家、院校領導及骨干教師、企業代表、媒體記者等300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了發布會。會上,“精智”工業互聯網數智工廠實訓平臺正式發布。
發布會現場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監事長張少剛在致辭中表示,用友新道牽頭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數字技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做了大量工作,助力一批企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數智化人才,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過程中,為新工科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有益貢獻。本次發布的“精智”工業互聯網數智工廠實訓平臺,必將對培養新質人才,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他表示,今天的平臺發布,將激勵著校企及社會組織發揮各自優勢,以多元主體協同育人,推動產教深度融合,構建“產學研用”融合的新工科教育教學體系,培養更多適應新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新變化所需的高質量數智人才。
張少剛致辭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田鵬在致辭中提到,“精智”工業互聯網數智工廠實訓平臺基于數智時代產業發展前沿和需求,融匯當前尖端技術,通過真實產業環境的場景模擬,真正實現教育與產業無縫對接,推動產學研深度結合。田鵬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新道科技依托用友產業實踐,針對產業端的用人需求,深入研發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幫助高校打破傳統學科專業壁壘,共同探索新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助力金專、金課、金師、金地、金教材建設,服務普通高等教育新工科科研及學科專業建設,推進職業教育新工科特色雙高和職業本科建設。
目前,新道科技已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濱州職業學院等多所院校開展深度合作。新時期,新道科技將以平臺發布為契機,與各院校深度攜手,推進院校工科教育的創新和變革,構建與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相適應的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田鵬致辭
會上,“精智”工業互聯網數智工廠實訓平臺正式發布。新道科技新工科事業部副總經理任永程介紹,“精智”工業互聯網數智工廠實訓平臺基于產業級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構建真實智能制造生產環境,平臺通過全局性、立體式、跨領域知識融合、智能制造場景貫穿、工管結合創新實踐打造跨領域、跨專業的企業級數智工廠實訓平臺。實訓平臺包含供料單元、檢測與分類單元、程序燒錄裝配單元、工業機器人打磨單元、激光雕刻單元、倉儲單元等多個功能模塊。
任永程表示,基于“精智”工業互聯網數智工廠實訓平臺,構建了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閉環,搭建工業互聯網課程體系,圍繞工業互聯網人才能力模型,構建產學研用培養體系,培養技術、業務、數據相融合、工管結合、上下貫通的復合型創新型專業人才。基于實訓平臺,通過探索模式(直觀感知)、專業技能(深度掌握)、專業實踐(融會貫通)、創新應用(高質量人才)實施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路徑。同時,通過實訓平臺縱深擴展,構建了智能制造企業業務全場景。“精智”工業互聯網數智工廠實訓平臺具有貫通打造綜合性、全面應用數智化、沉浸式教學體驗、行業化案例開發四大優勢,并實現了平臺領先、數智領先、產業領先、技術領先、市場領先、案例領先。
任永程分享
為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政行企校深入協同,發布會舉行了“精智”工業互聯網數智工廠體驗中心揭牌儀式。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監事長張少剛、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田鵬為中心揭牌。
揭牌儀式
隨后,新道科技新工科事業部副總經理周海偉演示了“精智”工業互聯網數智工廠實訓平臺的操作流程。
周海偉演示
主題演講環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譚火彬聚焦“產學研合作的探索、實踐與反思”發表演講。他表示,特色化軟件人才培養需要產學研合作,深度產學研合作培養要強調科學基礎、工程能力、系統思維和人文精神的交叉融合,構建校企協同育人的聯合教學體系和實踐體系,依托國家重大工程任務的校企協同創新模式。譚火彬介紹,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用友聚焦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領域探索產學研合作,依托用友新道,持續推進產學研合作,共建數智化人才培養聯合實驗室。北航產學研合作特色為:依托國家級科研平臺的校企協同育人新方式、聯合領軍企業的關鍵軟件聯合技術攻關新模式、打破產教邊界的關鍵軟件產教融合育人新機制。他表示,產學研合作還存在部分問題,要將產學研合作轉化為教學資源,共同推廣應用。
譚火彬分享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技術學院副院長樂明于以“賦能智能制造的高水平專業集群建設”為題進行演講。他分享了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專業集群建設中打造產學研用一體集成平臺—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建設;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三教”改革、“人工智能+”“創新教育”等改革;打造雙師四能型一流師資隊伍—專業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等舉措。在建設成果上,高質量完成了學校層面任務及績效指標,并在教學成果獎、科研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樂明于分享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總監唐洪華以“智能制造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為題進行演講。他表示,新質生產力成為當前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的方向,一體化智能制造運營平臺建設目標為:廣泛連接、IT/OT融合、數據驅動、創新賦能。唐洪華介紹,用友BIP智能制造MOM平臺是一體化智能制造運營平臺,通過“工業大數據+AI”實現工業智能,基于用友BIP商業網絡,便捷生態連接,平臺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新價值 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隨后,他分享了贛鋒鋰業、雙良集團通過使用用友智能制造進行數智化轉型的案例。
唐洪華分享
會上,濱州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李莉分享了作為軟件和信息服務(數字技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工業互聯網專業建設工作委員會主任單位所做的工作和對新道科技產品與服務的期望。
李莉分享
未來,新道科技將依托用友豐富產業資源和強大技術優勢,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深入合作,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推動院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變革與創新,構建高質量工科教育體系,以高水平數智化人才培養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服務產業升級和社會經濟發展。
互動問答及體驗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