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專題短片與美食推廣活動演繹地道情‧真豐味
以旅游+美食跨界融合展現澳門多元旅游元素
匠心美味,傳奇再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游局的指導及支持下,澳門銀河™綜合度假城的年度美食文化推廣盛事澳門銀河 匠心傳奇隆重推出第二季。今年以地道情‧真豐味為主題,匯聚澳門銀河旗下逾120個餐飲選擇當中獲獎無數的特色餐廳和星級主廚團隊,以地道食材及精湛廚藝,于方寸之間還原和升華以北方菜、湘川菜、粵菜為代表的中國地方菜系、極具澳門特色的澳葡融合菜、以及日本、泰國、意大利等國際料理的地道風味,讓世界各地的食客沉醉于各具特色的用餐氛圍,品嘗到當地新鮮食材味道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美食文化傳承與創新,以至真摰的熱情款待。這也是銀河娛樂集團(簡稱:銀娛)支持澳門特區政府推動旅游+跨界融合發展的又一舉措,以旅游+美食展現澳門多元旅游元素,持續豐富澳門作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和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深刻內涵。
3月25日晚,一場高朋滿座的發布晚宴于澳門銀河的娛樂殿堂紅伶隆重舉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游局副局長程衛東、澳門烹飪協會副會長姚潤簾、澳門餐飲產業發展協會會長楊永成、澳門茶藝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陳佩蘭、澳門銀河一眾高層管理人員,與來自內地、香港及澳門的媒體及知名美食評論家共濟一堂,共同回顧了澳門銀河 匠心傳奇第一季的高光片段,并見證了第二季活動的首次發布。現場以清新森林系布置呈現出綠野仙蹤般的夢幻氛圍,原產自意大利阿瑪菲的檸檬、西歐沿岸的紫色椰菜花、泰國的新鮮青檸檬及檸檬葉等一系列地道食材均成為布置餐桌的點綴,撲鼻而來的食材香氣和觸手可及的質感,正好與晚宴菜單的菜式互相輝映,讓味蕾品嘗味道極佳的菜式外,臭覺及觸感亦能沉浸于澳門銀河對新鮮地道、原汁原味的餐飲體驗。
銀河娛樂集團綜合娛樂服務高級董事葉燕民先生則提到:作為享譽盛名的亞洲首選美食目的地,澳門銀河一直致力于為賓客呈獻豐富多元的風味體驗,澳門銀河 匠心傳奇正好體現了澳門銀河對美食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初心與決心。也希望借著這個旅游+美食的跨界融合項目,繼續實踐銀娛對于支持澳門特區政府推動本澳旅游業可持續及多元發展的承諾,展現澳門多姿多彩的旅游元素,擦亮澳門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名片。
今年澳門銀河陸續推出多個美食推廣活動及迎來多間特色餐廳的全新開業,并有一系列精心策劃的美食專題短片與之呼應,貫穿始終。這些短片邀請到來自不同地區和國家的美食家,他們將以專業且獨特的視角分享所代表的菜系在澳門銀河展現的地道風情,以及星級主廚們追求極致的匠心精神,讓食客在享受地道家鄉風味的同時,亦能感受其中的情感聯結和文化內涵。
首發短片邀請到來自北京的中央電視臺美食節目主持人、著名美食評論家兼食尚小米主理人小米董建民主導攝制,聚焦一直以來廣受歡迎的北方菜系。小米穿梭于澳門銀河的花悅庭、北膳樓和巧面館等北方餐廳,從菜品選材和烹飪手法、裝修靈感和氛圍呈現、團隊建設和服務標準等方方面面,分享地道北方風味在澳門銀河的精彩復刻,以及雋永美味背后源遠流長的北域情懷。
第一篇章已在澳門銀河官方網站及社交平臺上線,各餐廳也將推出經典或應季的北方菜式,在陽春之際犒賞各方饕客的味蕾——國內知名果木烤鴨專家、京淮特色餐廳花悅庭將呈獻深入人心的北方味道果木烤鴨。由主廚親訪國內培植基地后嚴選的京四系鴨空運到店,經過充氣、燙皮、掛糖水、風干、入庫、排酸等道道精細而復雜的工序方可進爐。烤制過程選用當季果木作為燃料將清香果木味滲入烤鴨,再由特邀自北京的烤爐專家采用源自宮廷的掛爐烤鴨技術確保鴨子均勻受熱并逼出多余油脂。新鮮出爐的烤鴨體態豐盈飽滿、濃香誘人,嘗一口皮酥肉嫩,讓人回味無窮。而主打魯東北風味的北膳樓則推出春日養生時令菜。傳承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山東的餐飲精髓,搜羅香椿、春筍等新鮮地道的應季食材入饌,經由大廚匠心妙手的烹調,打造出珍珠龍躉燜春筍、石鍋香椿海蠣老豆腐等兼具營養價值與絕佳風味的春季限定美味,足以喚醒北方食客關于家鄉的舌尖記憶。馳名現場手工炮制南北佳肴面食的巧面館,由來自山西等地的專業面點團隊主理,推出青島對蝦藜麥面及蟹肉三鮮水餃,將優質藜麥磨粉摻入面粉,制成軟韌、富筋性的雜糧面條,并將新鮮原只對蝦放入秘法精心熬制6小時以上的濃湯。蟹肉三鮮水餃則用上優質面粉手工包制,柔軟彈牙,鮮香蟹肉,肉汁飽滿,入口驚艷。
值得一提的是,即日起使用工銀澳門銀河Visa信用卡在澳門銀河指定餐廳簽帳消費可享低至八折的折扣優惠。
圖片說明:
(前排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游局副局長程衛東先生、(前排右二)銀河娛樂集團綜合娛樂服務高級董事葉燕民先生與澳門銀河一眾管理層及星級主廚為澳門銀河 匠心傳奇第二季地道情‧真豐味揭開序幕。
銀河娛樂集團綜合娛樂服務高級董事葉燕民先生于傳媒晚宴上致辭。
澳門銀河 匠心傳奇第二季系列專題短片將于澳門銀河官方網站及社交平臺傳播,講述道道美食背后所蘊含的極致匠心和文化內涵,
─完─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