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個春節誰最火,應該就是逆天改命的“魔童”哪吒了!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炫目的特效、動人的故事、精巧的設定,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
熒幕里的哪吒光環奪目,從“破鼎”到“蛻變”,他前方無路,便開路通途,成見如山,便破人心之障。
熒幕外的“哪吒”,從技能提升到溫情守護,他們助力職工成長成才、落實關心關愛、辦好職工實事。哪吒“出圈”背后的成功密碼,也為開展職工服務活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向。
近年來,金昌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堅持以職工為中心,探索機制、搭建平臺、優化服務、滿足需求,職工精神面貌持續向好,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為金昌公路養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與人才支撐。
秘籍一: 技能人才的“成長密碼”
《哪吒2》延續了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內核,在面對更大的挑戰時,他選擇“做萬丈火焰,做逆鱗一片,做名為自己的瞬間。”最后哪吒成功破鼎,離不開自身的強大。工會在為職工服務時,更需要積極探索強基提能,推動人才隊伍建設新舉措。
“能參加此次技能大賽,極為榮幸。既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又能交流心得,取長補短,受益匪淺!”在2024年金昌市公路養護職業技能大賽現場,王開銳面露興奮、心情雀躍,對他來說這是一場檢驗技能水平的“高考”,更是一次沖擊技術領域高峰的“探險”。
除了技能大賽這個人才培養平臺,中心工會還積極發揮勞模工匠“傳幫帶”作用,依托王永璽、閆明成、王有紅等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持續組織職工參加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網上練兵和“五小”等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完善激勵機制,為職工學習業務、錘煉技能、提升素質打造平臺,讓“導師帶徒”成為職工技能提升的“快車道”、技能人才成長的“孵化器”。
2024年,金昌公路事業發展中心19名職工被評為“甘肅省技術標兵”,2名職工被評為“甘肅省優秀選手”,3項發明獲國家專利,4項技術成果獲市級以上表彰。
秘籍二:快樂工作的“溫馨港灣”
影片中當石磯娘娘被打得只剩碎石時,那句“太好了,還剩一點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引發了觀眾的強烈情感共鳴。工會在為職工服務時,更需要通過服務活動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進一步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圖書室、健身房、活動室……走進“職工之家”,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和休閑設施應有盡有,廣大職工工作之余,看書“充電”、打球比賽、鍛煉身體,在此釋放壓力、放松心情,感受著“家”的溫暖與愜意。
“以前下班后就只想‘癱’著,自從有了健身房,工作間隙就來鍛煉一下,下午工作更有精神了。”職工顏斌說道。
一直以來,中心工會以打造職工之家為載體,充分發揮職工興趣小組作用,深入挖掘文化潛力,鼓勵職工個性發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職工文化生活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迎新春聯歡會、趣味運動會、知識競賽、書畫攝影征集、“玫瑰書香”主題閱讀等活動精彩紛呈,深受職工喜愛。在中心工會引領下,基層工會結合實際依托“職工小家”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分享、趣味游戲等文體活動,形成了十分濃厚的參與、交流、互動氛圍。
“讓‘職工之家’成為了解職工需求的前沿陣地、開展職工活動的工作平臺、服務職工生活的重要窗口,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解職工所憂,做好職工群眾信賴的‘娘家人’。”中心副主任、工會主席吳佛說。
秘籍三:從“新”出發的“溫情守護”
“混天綾、乾坤圈、火尖槍 ,每一件法器都護佑著陳塘關的百姓”。《哪吒2》的成功,離不開其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和創新突破。工會在為職工服務時,更需要積極探索服務職工新模式,以滿足職工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感謝工會,這筆錢對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2023年,職工徐存香因患膽結石住院收到了職工互助保障理賠金,讓她有了一份額外的“醫”靠。
徐存香的經歷只是中心工會關愛職工健康的一個縮影。自2023年起,中心工會已連續兩年為在職職工購買互助保障險。這份“量身定制”的保障,為職工筑起了一道抵御風險的堅實屏障。兩年來,中心工會已為680人次購買互助保障險,102名職工獲互助金85533元,切實減輕了職工的經濟負擔,守護了職工的健康。
多年來,中心工會把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作為提升“職工之家”建設質量的有效抓手,完善困難幫扶制度,持續拓展“金秋助學”“職工之家”“冬送溫暖、夏送清涼”關愛行動等工作品牌成效,進一步激發和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辦好生產生活設施維修、老舊辦公設備更換等實事,最大限度滿足職工需求;組織健康體檢、為職工購買互助保險、舉辦女職工專項健康知識講座等,構筑健康保障防線,真正將人文關懷融入職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未來,中心工會將繼續以“暖心”破題,用“創新”作答,書寫更多“路暢人安”的動人篇章。(祁澤明、薛宇婷、張豆)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