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與健康深度融合的今天,一張床墊的意義早已超越了“睡眠工具”的范疇,它成為守護脊椎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的智能伙伴。
近日,全球AI睡眠科技領軍品牌HEKA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創新與品牌影響力,斬獲云端領航獎——2024年最佳品牌塑造獎。這一榮譽不僅是對HEKA深耕智能睡眠領域的肯定,更印證了其在AI床墊賽道上的領航者地位。
從“痛點”到“突破”
AI床墊發明者的初心和使命
根據媒體報道,HEKA AI床墊誕生的背后還有一個非常溫暖的故事。
HEKA聯合創始人Sean博士(目前任職為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員)的一位家人在早年飽受腰椎間盤突出困擾。在治療休養的過程中,脊柱外科醫生建議其堅持平躺并在腰下放置“腰墊”,在膝下放置“小枕頭”,這么做的目的是匹配身體曲線為腰椎提供恰到好處的支撐,讓腰椎得以自然放松。
根據醫生的建議,實施過程卻狀況百出。首先,腰墊和小枕頭很難恰好匹配身體曲線;其次,人體在睡夢過程中很難一直堅持仰臥姿勢;此外,腰墊和小枕頭還會隨著人體姿勢的變化改變方位。基于以上,腰墊和小枕頭很難實現對腰椎的整夜支撐。
來自家人的煩惱,成為Sean博士及其團隊思考能否利用AI生命科學技術解決睡眠支撐的一個重要契機。其團隊匯聚了來自斯坦福大學睡眠科學與醫學中心、北京大學、硅谷、iFutureLab等國際科研機構專家,他們的初衷,就是打破傳統床墊平面、靜態支撐身體的痛點,打造一款在各種姿勢下都能夠恰好貼合身體曲線給予適度支撐和舒適包裹感的床墊,讓腰椎能夠在睡夢中得到自然保護,同時通過減少神經刺激提升睡眠質量。
從脊椎健康到深度睡眠
讓AI科技感知身體需求
“讓科技無聲融入生活,讓床墊比用戶更懂身體需求”,2013年,HEKA研發團隊發明了AI床墊,并于2014年申請獲得了發明專利。
“HEKA的床墊比我更了解哪里需要支撐”,HEKA AI床墊的用戶王女士如是說。這背后,是HEKA AI床墊集AI算法和傳感系統于一體的技術應用。據了解,HEKAAI床墊是由感知人體數據的傳感系統,具有深度學習算法、可以識別人體睡眠狀態的AI模型,以及高質量睡眠醫學數據庫、芯片系統、調節裝置等構成。
讓深夜里的每一次翻身都成為脊椎和床墊的“溫柔對話”,實時識別人體睡姿和狀態疊加全自動實時調節,讓用戶的腰椎時時刻刻處在被承托的狀態。基于此,處于被支撐狀態下的腰椎,會自然釋放壓力,最終實現保護脊椎和促進深度睡眠的雙重效果。
從發明者到領航者
HEKA的10余年沉淀和迭代
HEKA開啟了“AI+睡眠健康”的新時代。歷經10余年的沉淀、積累、迭代,HEKA已經推出第六代AI床墊。
據了解,HEKA AI床墊第六代,在繼承前五代產品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床墊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戶體驗。其中包括搭載最新的Ultra級AIO系統設計、HDA深度神經網絡參數配置等,新技術的應用讓系統的響應速度和強度,實現毫秒極響應速度和動態適應能力,整夜識別并調節床面高度、軟硬度,精準匹配用戶體型與睡姿變化,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高質量睡眠解決方案。
深度洞察中國用戶的需求,HEKA中國還建立起院企合作的生態,從醫學角度出發挖掘用戶對AI床墊的深度需求。在這個過程中,HEKA中國聯合國企醫藥龍頭廣藥集團、上海交通大學骨科學院等共同發起成立“國際脊柱與睡眠健康研發中心”;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國家骨科臨床重點專科教授開展臨床研究,驗證其AI床墊對腰痛患者癥狀的改善效果。這些合作,不僅讓HEKAAI床墊通過技術、場景的合作,推動產品的持續升級和迭代,同時,也讓HEKA AI床墊在醫學領域獲得了重磅背書。
HEKA方面的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中,HEKA在全球已開設了超過630家國際睡眠體驗中心,包括硅谷,巴黎,奧克蘭,新加坡,北京,吉隆坡,上海,多倫多,曼谷,廣州,深圳等國際主要地區和城市,為超20萬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云端領航獎的加冕,是對HEKA十年深研創新的又一次肯定。當傳統家居行業仍在紅海中掙扎,HEKA以“發明者”的姿態,重新定義了床墊的價值——它不僅是安眠的載體,更是科技與人文交織的健康實用品。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