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是黃大公司濱城運維中心電務作業組組長陳啟勇的外號,因其工作認真負責,具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所以在作業組,大家常常稱呼他為“三哥”。
勤學苦練出真知
2009年,陳啟勇從鐘靈毓秀的貴州黔東南來到了渤海之濱的黃驊南電務工隊,從見習信號工開始,一步一個腳印,15年里從信號工,到副作業組長,再到作業組長,一路見證了朔黃的蓬勃發展。
初入工隊,陳啟勇滿心忐忑又充滿期待。那些復雜的電路圖和信號設備對他來說就像神秘的迷宮。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面前顯得有些單薄,每一次跟著師傅巡檢,都像是一場挑戰。
在學習信號機原理時,他反復琢磨書本與現場的差別。從認識信號機的基本構造,到理解不同燈光代表的意義,再到能獨自排查信號機的小故障,這個過程漫長又充實。在他的床頭總是擺滿了信號專業的書籍,每到有疑惑時總會翻出來查看。 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錙銖必較,向技術主管問,向工隊長問,一遍不行就兩遍,直到把問題弄通為止。工作中他總會帶著一個厚厚的本子,他自嘲為自己的“武功秘籍”,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各類信號故障處理方法,各種作業流程。
久而久之,陳啟勇逐級成為了工隊中的道岔大拿,在工電聯整作業中,他總是能找到現場的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給出準確的處理方法。而“三哥”總是樂于分享他的經驗技巧,從而推動整個作業組水平的提高。
“三哥,這組道岔缺口偏移經常超標,調整多次也不見效果,你有什么高招嘛?”工隊新入職的大學生小劉問到。
“這種情況,你首先應該考慮密貼,檢查道岔尖軌與基本軌之間的縫隙是否超標,若密貼不良,咱們要及時調整道岔密貼,你看我處理一遍就明白了。”陳啟勇回答道。
2020年10月,黃大鐵路開通在即,急需信號專業技術人員力保成功開通。“三哥”踴躍報名,迎接職業生涯的新的挑戰。面對龐大的工作,“三哥”再次發揮他身上的“拼命三郎”精神。在每一次驗收任務中,他都展現出了高度的專業性和責任心。
面對復雜的信號機驗收,他如同敏銳的鷹眼。檢查信號機的安裝高度、角度時,精確到分毫,任何細微偏差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對于道岔轉轍機的驗收,他更是一絲不茍。他仔細檢查轉轍機的機械傳動部分,從齒輪的咬合到桿件的動作,確保每一個動作都靈活順暢。同時,他深入分析轉轍機的電氣參數,測試電流、電壓在轉換過程中的變化,保證轉轍機在規定時間內準確完成道岔的轉換,且與其他聯鎖設備完美配合。在軌道電路驗收方面,他拿著檢測工具,沿著軌道認真檢測絕緣節的絕緣性能。他通過專業儀器測量軌道電路的參數,對分路不良等隱患進行嚴格排查。哪怕是微小的絕緣破損或者參數異常,他都能迅速定位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此外他還極為重視驗收資料的審核。他會認真核對每一份設備說明書、安裝調試記錄,確保資料與現場設備一一對應,為后續的維護管理筑牢根基。
為了力保驗收工作的順利完成他經常在現場一泡就是一天,兩瓶礦泉水,一個面包就成了他的工作餐。爭分奪秒,力保黃大鐵路順利開通。
“小陳啊,身體是工作的根基,你這么拼,也得保障吃好睡好啊。”濱城中心電務副主任黎明關心道。
“主任,堅持到黃大開通,這點累不算什么。”陳啟勇答道。
也正是這種“拼命三郎”精神讓陳啟勇在工作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一路披荊斬棘,榮獲“黃大公司先進個人”、“朔黃公司技術比武三等獎”等榮譽。
師徒齊心共奮斗
2021年7月,帶徒多年的陳啟勇迎來了在黃大公司的第一個徒弟張俊杰,為了讓張俊杰更好地成長,陳啟勇工作生活兩把抓,帶著他穿梭在錯綜復雜的信號機械室。每到一處,便詳細講解,從信號機的內部構造到外部燈光含義,從道岔轉轍機的機械原理到電氣控制邏輯,毫無保留。張俊杰則認真聆聽,眼中滿是求知欲,手中的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
一次處理信號故障,陳啟勇鎮定自若,憑借多年經驗迅速判斷出問題大致方向。他一邊操作,一邊給張俊杰講解思路,讓他參與其中。張俊杰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逐漸沉穩,在陳啟勇指導下成功協助解決故障。
生活中陳啟勇也是對張俊杰的關懷更是無微不至,張俊杰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來到山東后對飲食很不習慣,陳啟勇得知后時不時帶張俊杰到家里,親自下廚做面條改善伙食。
在三年多的相處中,師徒情誼逐漸加深,2023年11月,他倆開展日常對話討論的形式,講授信號專業應知應會常識,從基礎出發,帶領“專業小白”認識和了解信號專業及設備特點,以技術規范介紹為主體,主要講解設備工作原理,以討論故障現象及處理技巧為輔助,生動形象的為員工講好每一堂信號專業公開課,為新職人員系好步入專業的第一顆“扣子”,扎實基層班組員工的基本功。《師徒記》現已被鐵路信號技術交流公眾號收錄3篇。在2024年的朔黃公司技術比武中,師徒二人均榮獲三等獎,共成長,同奮進。
團結奮斗爭一流
陳啟勇所在的濱城運維中心電務作業組成立于2020年11月,是全公司最年輕的班組之一,從成立之初就面臨著“人員新”,“設備新”,“管理模式新”等“三新問題”。作為作業組長的陳啟勇,通過多維思考,開創性地創新班組管理模式,通過開展今日我當班系列活動過程、全方位、全角度”地讓每位員工加入到作業組管理工作中去。針對人員結構大學生占比高,員工年輕化的特點,高彪將主要工作期化整為零,以一周為一個周期,建立輪值安全員、輪值宣傳員和輪值考勤員等四個輪值崗位,輪流上崗,全員參與,讓作業組每位員工加入到作業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通過輪值,每名員工都能了解到自身特點和不足,通過這種創新性活動,在日常工作中最大化程度發掘每位員工的閃光點,同時對輪值期間出現的問題對癥下藥,從而提升員工專業素養。
為提升作業組員工安全意識,陳啟勇創新性地提出安全文化建設工作,通過制作安全文化墻、親情墻和日常工作生活照片,展示員工平時工作生活的美麗畫面。同時展開“人人講安全”系列活動,目前成功開辦50余期,從作業安全到讓每一個員工通過講課的形式,提升自我安全意識,充分理解“兩個安全理念”的真正內涵。同時,講與討論相結合,從而探討提升作業安全的新方法、新途徑。
陳啟勇在作業組管理中始終堅持創新引領的原則。在日常作業中,注重提升作業效率與作業水平,凡是遇到設備相關問題,積極與設備廠家和兄弟單位進行溝通交流。在日常工作中收集創新亮點,在討論與交流中推進創新成果轉化。班組累計申報“五小”創新成果6項,全部成功實施。其中“萬向擠壓式大容量油壺”和“一種閉塞傳輸機電壓、電流監測裝置”已應用到日常生產作業中,從而體現了創新工作,從一線來到一線去的初衷。高彪始終以科技創新提升一線生產作業效率與安全,以生產促進科技創新轉化。
在十五年的職業生涯中“三哥”始終以奮斗為筆,以汗水為墨,在人生的畫卷上繪出絢麗多彩的圖景;他把奮斗當作基石,以堅持為黏合劑,筑起通往理想之巔的階梯。”(作者:何可仁)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