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繩系AI 步步登高
下午陽光大課間的時候,二年級學生尹金垚輕車熟路的跑向了熟悉的位置:“之前跳繩我總是手、腳像打架一樣合不到一起呢……”尹金垚有點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可是現在,”她的語氣立刻高昂起來,“這個會‘說話’的AI儀器簡直太神奇了”
尹金垚口中的“體育AI好伙伴”,是學校上學期添置的一套智能體育測評儀。通過運動攝像頭,可以實時捕捉分析學生動作幅度、失誤原因等細致入微的數據,再反饋出可視報告和優化提示建議。
“AI能指出具體問題,比如手腕動作僵硬之類的,”金垚同學又模仿著屏幕上的提示語,“提醒我小臂輕輕擺手腕靈活些,雙腳像原地跑那樣輕輕彈起,才能跳更多個!”
科技不是冰冷的數據,而是放大童夢的翅膀——它讓金垚手中的小小繩線一次次突破記錄,也悄然在她心田栽下一顆執著超越自我的種子。
二、“跳”出瓶頸 擁抱挑戰
“不行!再來一次,我的騰空姿勢還是有點不舒展!”王一川同學又回到了起跳線,準備再次挑戰新的記錄。
“以前我覺得跳遠嘛,就是使勁跳就好了,但每次都感覺用盡力氣了,成績就是卡在那邊,像被繩子拴住一樣。”一川不好意思地笑了,“特別是我特怕落地重心不穩摔倒,每次落地心里就有點慌,結果跳得更近。”
一川所說的這套智能跳遠設備,通過精密攝像頭,能完整捕捉學生跳躍的全過程。在學生進行立定跳遠后,屏幕上立刻展現出跳躍過程的軌跡圖,顯示相應的指標,如起跳角度、騰空姿勢、落地重心等,更好的讓學生自主探究,找出答案。
夕陽將跳遠場地染成金黃,王一川同學又站在起跳線起點,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向前方的1.85米的刻度線。沒有任何桎梏和躊躇,準備突破下一個自己!
三、數據“加油”沖破窠臼
三年級的王睿亨同學站在50米跑道的起點線上,目光聚焦在助跑器旁那臺綠色的方形小設備上——這是學校新來的“AI跑速分析員”。曾經,他總會跑步慢半拍,50米成績像卡了殼,總在12秒外徘徊。“每次起跑都怕掉,腳下像踩棉花似的沒勁兒。”他回憶道。
跑步設備也會幫學生分析跑步的重難點,更合理而精確的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問題,“以前只知道慢,可為啥慢,自己都說不清。”睿亨點開屏幕上的分析報告,“現在它能告訴我具體哪里丟掉了時間,像游戲里的進度條,很直觀!”睿亨高興的說道。
在數據的精準指引和反復糾錯下,睿亨同學的50米悄然“破繭”。翻出記錄本,成績曲線圖清晰上揚——從最初的12.5秒,穩步提升到10.9秒。“最大進步在起跑反應和最后沖刺階段。
科技智慧與汗水交融之處,跑道上的每一秒突破都已遠超數字本身——它刻下了他們從懷疑到篤定的成長vlog,更為每個勇于直面“慢半拍”的孩子,亮起了一盞科學訓練、自信成長的希望燈標。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