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鐵路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通公司”或“公司”)正式簽約入駐企知道科創空間。作為國內鐵路及城軌信號專用安全設備的知名供應商,上通公司生產的產品“高速鐵路列控系統車載信號設備”在2023年和2024年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38.26%和31.42%,穩居行業前列,綜合實力持續領先。
創新驅動,深度布局智能高鐵裝備全產業鏈
上通公司始建于1906年,專業從事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領域通信信號系統解決方案、系統集成與裝備制造業務,是集科技研發、生產制造、產品銷售、技術服務于一體,是國家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裝備產業化指定單位、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文明單位。
自創立以來,公司先后經歷初創、轉型和引領三個發展階段。2001年至2008年,率先推出時速160公里電碼化設備并落地蘭新線。2009年至2017年,完成向高速鐵路信號系統產品的全線升級和規;涞。2017年以來,公司生產的設備車載ATP疊加ATO系統在莞惠城際首次應用,HTCS3重載群組設備在國內首條重載智慧鐵路包神線試運行。
上通公司始終將技術創新視為核心發展驅動力,2020年-2025年公司研發投入年均占比保持在8%左右,為產品升級和技術迭代提供有力支撐。2015年至2018年,公司參與“高速鐵路列控系統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推動實現車載ATP及BTM設備的工程化應用。2018年至2023年,公司聚焦“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深度自主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成核心部件國產化替代,進一步提升自主可控能力。2023年,公司積極參與“適應多物理場耦合的自感互控安全冗余軌道電路”關鍵技術研發及成套裝備研制,相關成果榮獲中國鐵道學會科技一等獎。此外,公司先后承擔國家重大專項2項、省部級重點項目2項,累計獲得中國鐵道學會科技獎2項,不斷夯實技術領先優勢。2024年,公司建成CNAS實驗室,具備電磁兼容和環境試驗能力,為產品質量驗證和可靠性保障提供專業支撐。
截至目前,上通公司已累計擁有227項自主知識產權,其中包括31項發明專利、195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外觀專利以及139項軟件著作權,并主導或參與制定5項行業標準和1項國際標準。圍繞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公司自2019年起先后獲評上海市專利工作試點企業,2021年通過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并于2023年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依托完善的知識產權布局與多層次成果轉化,近四年來公司科技成果獲得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專項扶持資金,為自主創新和產品研發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加大研發投入和強化自主創新的基礎上,上通公司在高速鐵路列控系統車載信號設備領域形成了突出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公司構建了覆蓋設計、制造、集成和售后服務的全流程閉環體系,產品線完備。在生產制造環節,2023年,公司建成中國通號首條高端無鉛制程產線,工藝能力對標全球電子制造領先企業。公司年生產交付能力達到20萬套,并逐步拓展核電、軍工等高可靠產品領域市場。除此之外,公司還深度參與中國地方鐵路協會、IPC協會、上海市智能制造協會等行業組織,不斷增強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技術引領力和市場主導地位。
得益于卓越的產品性能和良好的交付能力,上通公司近三年營業收入持續穩步增長。公司高鐵產品已覆蓋全國18個鐵路局,廣泛應用于京津、京滬、滬寧、滬杭、武廣、哈大、蘭新等40條高速鐵路干線,以及中老鐵路、幾內亞鐵路等“一帶一路”重點工程。公司城軌產品為國內首條中低速磁懸浮線路——北京S1線提供自動控制系統,深度服務上海機場聯絡線、地鐵2/3/4號線、鳳凰磁浮、溫州S1線、香港機場線等重點軌道交通項目,并實現產品出口至阿根廷、埃及等海外市場,行業影響力持續擴大,綜合競爭優勢穩步增強。2025年,公司生產的重載設備將率先落地應用于中國首條重載智慧鐵路,進一步驗證產品在極端工況下的適應性與可靠性。
上通公司攜手企知道,拓展智慧軌道交通新賽道
為進一步強化產業鏈協同與市場拓展能力,上通公司簽約入駐企知道科創空間。企知道匯集全球6.9億企業信息、3.2億企業主營產品信息、5億期刊論文、1.9億專利、1.1億中國企業出口數據、4700萬產業政策、900萬技術成果等各類數據累計超300億條。此次合作,上通公司將充分借助科創空間的產業鏈圖譜和招投標數據,深入挖掘行業上下游的潛在客戶,通過實時獲取招投標動態和推薦商機,高效觸達客戶,進一步擴大產品的市場影響力。
展望未來,上通公司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緊密對接市場需求,不斷推動高速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技術向更高水平邁進,為我國建設安全、高效、智能的現代軌道交通體系貢獻力量。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