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首月業績就破億?作為閨蜜Mall聯合創始人、美尚國際創始人,李盼盼在正式出任閨蜜Mall聯合創始人的第一個月,就帶領旗下代理迅速創下一個多億的業績,刷新行業記錄。消息一出,震驚了整個社交電商界。“這意味著社交電商紅利正在持續釋放,未來前景極其廣闊。”業內專家認為,李盼盼創下的“奇跡”看似是個例,其實代表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圖:閨蜜Mall聯合創始人、“美尚國際”創始人李盼盼
事實上,李盼盼選擇的“閨蜜Mall”,作為社交電商領域里的領頭羊,此前在上線首日,注冊人數便突破30萬,首月GMV過億。對此業內普遍認為,“閨蜜Mall”作為新型社交電商,不僅打破了其他社交電商平臺上線當天的業績,成功開啟了新零售奇跡,同時還預示著一個嶄新的時代風口的到來。
30天破億,李盼盼如何做到?
“這個成績與社交電商的強勢發展以及閨蜜Mall商業模式的流量布局密不可分”,李盼盼表示,趨勢在變化,模式在更迭,社交電商的發展勢頭日前很是迅猛。“閨蜜經濟的強關系和全新社交電商模式疊加起來,加以好產品、好的商業賦能做后盾,想不成功都難。”
事實上,李盼盼從2013年開始涉足社交電商行業,曾創立了某美妝品牌,并在運營首月,就憑借豐富的管理經驗,斬獲該品牌的銷售冠軍。此后連續5年,李盼盼不僅一直穩坐此項目銷售冠軍的寶座,同時還創下年銷售額5億的業績,成為業內神話。
不僅僅在自己的品牌,在整個社交電商行業,創業者們對李盼盼的名字耳熟能詳。她是“微商春晚”的聯合發起人,曾獲得中國微商博覽會頒布的“52強微商女王獎”、最具領導力資深微商團隊操盤手、最具影響力芭莎紅聯合創始人、最具魅力終身微商成就獎等微商領域權威獎項。與時尚芭莎共同打造的美妝品牌“芭莎紅”,更讓李盼盼成功進入娛樂圈,與多位明星都有合作關系。
直到現在為止,李盼盼仍是電商領域的佼佼者。從業6年,李盼盼憑借豐富的成功經驗,幫扶無數創業者享受行業紅利。作為社交電商領域的風向標,李盼盼的具有極強的商業敏感度,豐富的商業經驗讓她對時代趨勢的有著超越常人的把控力。在她看來,“閨蜜Mall是閨蜜經濟和社交電商結合的產物,強關系社交電商的閨蜜Mall,更加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無縫的溝通與分享,產品的口碑傳播,以及用戶之間對品牌認同感和價值觀的趨同,是對當前社交電商模式的創新和升級。”
據行業數據顯示,閨蜜Mall區別于其他社交電商,其商業模式的核心是人,人就是渠道,當人成為渠道時,會產生有溫度的服務,讓電商充滿更多的情感。而基于分享商城的模式,讓每個用戶都成為了消費商,自用省錢,分享賺錢,每個人在購買商品的同時,都可以獲取產品利潤分紅,它將演化出更具粘性、更有效率、更廣闊的市場網絡。
圖:閨蜜Mall聯合創始人、“美尚國際”創始人李盼盼
李盼盼認為,“只有抓住全新社交電商模式的財富風口,搶占這輪紅利市場,才是當下眾多從業者的最正確的選擇。”
社交電商紅利持續釋放
據悉,《2017中國社交電商大數據白皮書》透露,社交電商平臺店主中女性占比較高,達到了76%。通過該數據可以看出,在新一輪移動電商創新的過程中,女性再次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與之前在傳統電商中扮演的“消費者”角色不同,此次女性是以先行者的身份參與到社交電商當中。
作為女性創業領導者,李盼盼深知女性消費者的購買力是很強大的。李盼盼表示,如今,中國的電商已經走到了社交化的道路上,在社交電商洶涌的潮流下,幾乎每一樣生意都可以用社交的方式重新做一遍。“所以,以閨蜜Mall為代表的社交電商,正在引領女性開拓百億市場。”
據了解,閨蜜Mall作為一種由閨蜜經濟和社交電商共振催生的社交新零售移動電商平臺,深度挖掘了女性消費市場,并采用S2B2C 模式,建立全新的社交電商運營架構,S2B2C 模式是一種集合供貨商賦能于渠道商并共同服務于顧客的全新電子商務營銷模式。隨著“她經濟”的崛起,女性創業平臺閨蜜Mall主動擁抱“閨蜜經濟”,展現出了互聯網、大數據、新電商、她經濟和社交屬性深度融合的巨大魅力,助推“她經濟”進一步蓬勃發展。
業內專家表示,對女性創業者而言,閨蜜Mall的平臺優勢顯而易見,目前傳統線下零售巨頭面臨租金飛漲,人力成本上升,傳統電商面臨流量枯竭,價格戰引起的毛利越來越低。而閨蜜Mall作為全新的社交電商,在多個方面解決了零售行業的痛點,并抓住了女性龐大的消費能力,并為創業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便利。
“所以,在“閨蜜經濟”巨大市場規模的刺激下,以閨蜜Mall為代表的社交電商平臺,顯然已經成為財富新風口。”李盼盼對閨蜜Mall的前景十分看好,她認為“首月業績破億”僅僅是個開始,社交電商帶來的巨大紅利還在后面。
(新媒體責編:shang08050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