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biu小biu,能幫我關掉電視嗎?"在蘇寧首屆小鎮家電購物節重慶站的現場,央視財經頻道改革開放四十年十一直播欄目的記者正在與蘇寧小biu和智能家電互動。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如今像小biu這樣的智能音箱、平衡車、掃地機器人等科技產品在鄉鎮市場越來越受歡迎。而一些中高端家電在國慶期間同樣受到熱捧,據了解,蘇寧首屆小鎮家電購物節剛啟動不久,常州小河鎮即開出一款單價69999元的家庭影院大單。
(圖:央視財經頻道改革開放四十年十一直播)
隨著國慶節黃金周的到來,國內消費市場再度迎來火爆場面,尤其在縣鎮市場,新婚潮、新房裝修潮如期而至,"小鎮青年"高端化、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呈現出井噴之勢。此次小鎮家電購物節,就是由蘇寧零售云聯合全國一千多家門店和眾多一線品牌推出的品質消費大狂歡,北京、長沙、蕪湖等多地均有大型落地活動。
據了解,央視財經頻道此次聚焦的是位于重慶市虎溪鎮購物節中的"改革開放四十年家電展"。展出現場,70年代"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80、90年代"三大件兒"(電視機、冰箱、洗衣機),10年代的"新三大件兒"(洗碗機、掃地機器人、凈水器)、智能家電等紛紛亮相,彰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鄉鎮市場需求變遷和消費升級的同時,也喚起了現場不少圍觀群眾的那些溫暖回憶。
(圖:央視財經頻道改革開放四十年十一直播)
"沒想到還能看到紅白機,小時候一放學就圍著個電視打游戲,魂斗羅、超級瑪麗、忍者神龜……"一位觀展的80后感嘆道,"現在家電越來越多、越來越智能,但那個年代也是段美好的回憶啊!"
國慶新婚潮,零售云攜"新婚大套餐"加入品質生活
"一部中國零售史,半部看蘇寧。"在中國零售業,尤其是家電領域的變革中,深耕消費市場近30年的蘇寧是不折不扣的親歷者,而今融合了線上全品類平臺和線下近7000家線下店面的智慧零售模式,更是消費升級的重要參與者。
(圖:改革開放四十年家電展)
在一二線市場,蘇寧小店、蘇鮮生、蘇寧極物、蘇寧云店、蘇寧紅孩子等全方位助力城市消費升級,而在低線市場,蘇寧易購精選店得以大顯身手,成為縣鎮市場的"流量明星"。據了解,截至9月中旬,全國的蘇寧蘇寧易購精選店已新開近1300家,9月最后一周更是平均每天新開23家,預計在國慶期間突破1500店。
"好東西,還不貴",首屆"小鎮家電購物節"這則樸樸實實的口號,也彰顯了蘇寧將優質正品以實惠價格送入鄉鎮千家萬戶的決心和誠意。據蘇寧易購集團零售云平臺公司副總經理劉懷力透露,首屆小鎮家電購物節開啟一天以來,全國近1500家門店平均日銷環比增長186%,其中中高端家電和智能家電銷售更是增長573%。常州小河鎮蘇寧易購精選店開出69999元海信家庭影院大單,數萬元的國慶新婚家電套餐更是頻頻爆出。
(圖:蘇寧首屆小鎮家電購物節)
據了解,除重慶外,小鎮家電購物節北京站、長沙站等地的線下活動也已熱鬧開場,蘇寧易購精選店、蘇寧小店、蘇寧紅孩子等業態,以及海爾、美的、西門子、索尼、中國聯通等品牌齊助陣,不少活動現場還設有兒童城堡、砸金蛋、套圈圈等娛樂環節,節日氛圍十足。
消費升級數據面面觀,智慧零售成改革開放四十年最佳注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542億元,同比增長9.0%。其中,城鎮同比增長8.8%,鄉村同比增長10.2%,鄉村增速快于城鎮,四六級市場正成為零售業的品質消費新增長點。
據蘇寧公布的縣鎮市場消費升級大數據,相較于1月,8月份零售云店的中高端產品銷量平均增幅達922%,其中高端空調、冰箱等大家電銷量平均增幅達1063%,而此次央視財經頻道"改革開放四十年家電展"直播中記者反復提及的"新三大件兒",凈水器、吸塵器、掃地機器人在縣鎮市場的銷售平均增長達818%,成為縣鎮市場尤其是年輕人群體新興的爆款。
"我跟老婆剛結婚不久,現在就在重慶大學城做小生意,平時比較忙沒得時間做家務,今天就是想過來看看掃地機器人。"一對90后小夫妻告訴記者,"年底想再去看看單反相機,過年也打算去東南亞玩一玩。"
(圖:改革開放四十年家電展)
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也發布《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努力增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而以蘇寧為代表的智慧零售企業,正在成為線上線下、城市鄉鎮消費升級大潮的建設者和貢獻者。
據蘇寧易購今日發布的《2018消費升級數據面面觀》顯示,2018年上半年,蘇寧易購線上及線下數千家門店的中高端家電、新型生活小家電、智能數碼3C等產品銷售同比增長194%,其中中高端大家電同比增長154%;新型生活小家電同比增長141%;智能產品同比增長288%;運動、休閑、出行類產品和進口生鮮、母嬰、個護產品平均增長214%。
(新媒體責編:shang08050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