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祖國的藍天、碧水、凈土是我們每一位海事志愿者義不容辭的責任!”6月4日,在第49個世界環境日到來前夕,惠州海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與三門島村委、大亞灣義工等25名志愿者共同開展海島凈灘行動、保護海洋環境等系列公益活動。
開展海上巡航檢查 切實防止船舶污染
據悉,今年中國“6.5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組織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是惠州海事局創建“廣東省文明單位”的重要內容。當日中午12時30分,惠州海事“學雷鋒”志愿者們乘“海巡0938”執法船從海事監管基地出發,在穿越荃灣港區、荃灣航道、4號錨地途中,重點關注船舶非法排放生活污水、壓載水、油污水、非法洗艙、沖洗甲板等行為,對轄區重點海域和重點船舶污染管理情況進行監管。同時通過宣傳標語、甚高頻播報等多種宣傳形式,向過往船舶、船員宣傳“6.5世界環境日”環保知識,倡導“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督促船員做好船舶防污染及垃圾分類工作,號召廣大船員一起守護大亞灣的碧海藍天。
開展海島凈灘行動 切實保護海洋環境
下午13時30分,經過近一小時的海上奔波,海事志愿者們到達中國保存最完好的自然生態海島之一——三門島。在活動現場25名活動參加人員在“美麗中國,我們在行動”的主題宣傳條幅上簽下名字,海事志愿者們向三門島村委贈送了垃圾分類宣傳畫報和垃圾袋,并對垃圾分類知識進行了講解。隨后,志愿者們便帶著手套、垃圾袋等工具兵分兩路行動起來,其中,陸地志愿者在海灘徒步進行凈灘行動,海上志愿者在海中對漂浮垃圾清理,互相配合,認真撿拾,不放過每一個塑料、泡沫、煙頭、飲料瓶等海洋垃圾,并按照《大亞灣區垃圾分類指引》要求對撿拾到的垃圾進行分類包裝。 “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隨海水漂至岸邊的垃圾被分類清走。雖然疲憊,但看著清爽干凈的海岸,大家都非常欣慰。”海事青年志愿者蔡萍說。
撿拾12余袋海島垃圾 打造志愿服務品牌
記者了解到,惠州海事青年志愿者組織垃圾清理公益活動已經持續了三年,經過當日三個多小時的共同努力,志愿者們撿拾了滿滿12余袋、近5立方米海島垃圾。在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們將垃圾袋隨船帶走,送到到垃圾中轉站統一處理,用實際行動保護大亞灣的生態環境。
“此次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惠州海事“學雷鋒”志愿者們以實際行動保護海洋環境,積極推行垃圾分類,廣泛普及海洋環保知識,引導公眾關注海洋污染防治,既是對大家增強保護大亞灣海洋生態環境的號召,也是對“三保一維護”海事使命的實際踐行。”惠州大亞灣海事處處長翁利先說。(通訊員:王思 梁維楊)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