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現在錨地都建得這么漂亮,還這么方便!”8月27日,常年往來于兩淮段的“蘇宿貨1823”船員王建看著新建的錨地這樣感嘆道。王建口中所說的錨地是蘇北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淮安段的標志性工程,是蘇北運河上第一個綠色現代航運的綜合服務區,可滿足1000噸級拖帶船隊順靠,可以為船員提供供電供水、垃圾污水回收、航道信息公示等多種服務。
2020年,蘇北航務處以綠色現代航運樣板工程為新起點,以淮安船閘—九龍湖公園段16公里,邵伯船閘—古運河口段11公里為先導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打造信息共享、業務協同、融合服務、綠色生態的智能航運新業態,讓“綠色現代”成為黃金水道的魅力“底色”。
大數據+
助力便捷高效航道
8月25日,“潤興集999”集裝箱船正通過蘇北運河淮安船閘,“我們是從徐州出發到太倉的,裝的糧食,蘇北運河的船閘都給咱免費過閘、優先放行,從解臺船閘到施橋船閘入江不到3天就過了,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呢,真是方便!”船老大沈運兵說。
蘇北航務處以滿足水運運輸需求為導向,升級完善蘇北運河航閘智能運調系統,通過數據開放共享,實現單梯級多線船閘智能調度、多級多線船閘聯合調度、航道與船閘聯動調度、干支線航道聯合調度等多種調度模式,大大提升了通行的效率。
“單梯級上,融合聯動過閘設施控制系統、航閘智能運調系統和實時監控預警系統,力爭實現少人集中值守的微干預過閘模式。” 蘇北航務處處長金堅良說,“多梯級上,我們正在探索聯動聯控,從單點的‘放閘’到航段的‘管河’實踐,實施區域聯合調度。”
江蘇省持續推進“公轉水”和過閘優惠政策,持續推進蘇北運河水運物流航線開辟,多種運輸方式無縫對接,蘇北運河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大宗貨運比較優勢和低碳環保作用進一步凸顯。據蘇北航務處運調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蘇北運河貨物運量為1.43億噸,集裝箱運量13.7TEU,集裝箱運量自2010年以來平均以24.9%增速攀升,交通貨運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
智能感知
建設暢通平安航道
“10點03分,汪家窯橫向流速為0.945米/秒;10點45分,梁家港橫向流速為0.916米/秒。”8月27日,邵伯航道站揚州航政大隊長田野正在報流速。
“暢通安全是航運的第一需求,我們加強了采集終端的配備,實現對通航各類要素的數字化采集,為船舶安全高效通行提供第一手數據。”蘇北運河邵伯航道站站長徐建昌說。
蘇北航務處強化航閘設備設施的智能管理和精準養護,加強對航道、船閘、船舶感知數據的綜合利用,實時分析船舶位置信息、航道要素、水下地形等數據,分析航道密度和預測待閘情況,同時實現航閘設施在線監測和預警等,再現河床斷面演變情況,提高了航運安全保障、航道尺度保護和應急管理水平。
融合服務
創新人文智慧航道
“船行在蘇北運河上真是舒心,手機上‘船訊通’點點就過了閘,停靠有專門的錨地,吃水用水、網購生活一樣都不少,我們船民的生活真的變化太大了!”“皖華運0868”船員盛偉笑著感嘆道。
“我們正在研究以電子航道圖為支撐,開展航行導航實踐,通過提供過閘精確導航、航道輔助導航、定制航線等智能導航服務,實現船舶全航程可視化智慧導航。”蘇北航務處科技信息科李士彥說。
蘇北航務處黨委書記周進告訴筆者:“以船員需求為導向,構建‘人民滿意交通’,我們正在加大投入,創新手段,落實惠民措施,為在行船舶提供全方位友好、互動式的服務新體驗。”
蘇北航務處率先建成蘇北運河船舶過閘信用系統,引導航運誠實守信價值導向,助推“信用交通”建設;升級“船訊通”APP功能,完善港口物流信息、航運市場動態信息等綜合信息,實現港貨信息對接,進一步提升蘇北運河船舶航行的智慧化水平。
共建共享
打造綠色生態航道
“可視范圍內的礙航和違章建筑,后方腹地的綠化由地方政府負責……”“蘇北航務處負責共建范圍內所在項目的工程方案設計……”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與揚州、淮安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創新思路,統籌規劃, “一張藍圖繪運河”,沿線多地多方,共建共保,協調生態環保、水運運輸、輸水送水、文旅塑造等工程,充分發揮大運河連線織網、融匯交流的重要作用,借勢借力開拓運河沿線區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2020年,在防疫抗旱防汛等多重不利因素下,蘇北航務處和揚州、淮安交通部門共克時艱,以過硬的作風共同打造京杭運河邵伯船閘至茱萸灣、淮安船閘至九龍湖公園綠色現代航運先導示范段建設,協作推進綠色現代航運轉型發展實施方案,揚、淮先導段沿運河的文化廣場、居民休閑區、運河文化中心、濱河大道正成為市民休閑親水新景觀。
為全面落實國家關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部署,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正全面推進京杭運河江蘇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將航運、生態、景觀旅游有機結合,蘇北運河段項目力爭年底開工,“船民景中行”“市民水岸游”正成為現實,大運河這一歷史文化符號在新時代正在煥發新光彩。
綠水繞城郭,舟楫通南北,喜看古運河,新景靜兩岸。蘇北運河兩岸風景如畫,水城交融處高樓新起、鱗次櫛比,鄉野段草木爭榮、綠意盎然,河上舳艫銜尾,日月無淹……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