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1720時,隨著3號浮標調整完畢,歷時32個多小時的長江口深水航道邊坡利用航標調整工程全部完成。本次浮標調整,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共投入航標起吊作業船舶6艘,燈浮調整40座、新設1座,AIS虛擬航標調整6座、新設39座,進一步提升了長江口深水航道的通航效率,將在鞏固上海港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郵輪母港地位發揮突出作用。
近年來,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推進,長江口航道船舶通過量逐年增長,船舶大型化趨勢明顯,寬度超過40米的大型集裝箱船增長迅速,加上上海吳淞國際郵輪港開港后每年20%-50%進出港增長率的大型郵輪,大型郵輪與大型重載集裝箱船交會矛盾日趨突出。為解決這一矛盾,交通運輸部提出了利用深水航道邊坡解決船舶交會矛盾的任務目標,經多方研究論證形成了共識。
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作為執行部門,在上海海事局的統一協調下,多次召集上海航標處、上海海事測繪中心等單位進行研討、論證,最終形成了優化助航設置、建設現代化助航措施的具體實施方案。近期,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測繪中心對長江口深水航道開展了水深邊坡掃測工作,完成掃測面積累計36.88平方千米。12月13日0900時,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標處在前期大量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正式開始燈浮調整,在安全第一、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連續作戰順利完成了任務。同時,新設及調整了45座AIS虛擬航標。調整后,深水航道設標寬度拓展到550/600米,設定了交會水域、交會兩船寬度總和以及交會區段,并明確了超寬交會的氣象條件。據統計,利用邊坡進行交會能保障約170艘次大型郵輪的準點率,對“朝發夕至”的郵輪和“定班定點”的大型集裝箱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將進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步,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落實好《深入推進水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動方案(2017-2020)》,繼續做好長江口深水航道水深監測、紙質和電子版海圖出版更新等后續工作,著力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及交通強國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