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西江整體水運能力顯著提升,但目前水運管理體制仍是制約西江“黃金水道”發展的主要瓶頸,管理體制改革亟須進一步深化。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江水運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出臺實施,組建西江航運交易所等系列舉措進入正軌,逐步建立健全船閘運營管理綜合協調機制和船閘聯合運行管理模式,邁出了探索西江船閘運營管理模式與航運管理體制創新、打造廣西特色水運管理體制的腳步。
“產管分離”
長洲三四線船閘實現良好運營
作為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建設的關鍵性工程、世界上最大的內河單級船閘,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工程是解決我區內河運輸瓶頸的一個關鍵項目。近日,筆者從長洲三線四線船閘運營管理分公司了解到,長洲三線四線船閘現均按照“統一調度、統一信息發布、統一報到”的原則進行管理,同時由廣西西江開發投資集團船閘運營管理分公司負責履行管理職責,船閘業主按船閘產權所屬分別負責設備的運行、維護及檢修工作。
據該公司副總經理葉瀚濤介紹,目前長洲水利樞紐共有四線船閘,每個船閘通航均遵循“三統一、一分開”的管理辦法。船閘運營管理分公司成立以后,通過創新船閘運營管理模式,建立梯級船閘統一運營管理平臺,同時爭取以委托代管等方式推動流域船閘實施“產管分離”,逐步實現船閘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和高效暢通的管理目標。
截至11月30日,長洲過閘核載量13766萬噸,同比增長33.9%,預計全年完成過閘核載量15467萬噸;實載量8720萬噸,同比增長41.2%,預計全年完成過閘實載量9812萬噸;開閘閘次8578次,同比增長17.6%;過閘船舶90934艘次,同比增長23.9%。
葉瀚濤表示,長洲三線四線船閘的建成運營,徹底解決了長洲水利樞紐滯航問題,緩解了西江黃金水道通航壓力,使西江航運駛入快車道,滿足了西江通航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對于促進西江經濟帶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整合資源
開創集約化管理新模式
如何聯動維護船閘通航秩序、確保航道高效暢通,一直是港航行業發展備受關注的問題。為此,我區積極探索西江航運干線船閘由統一平臺聯合調度,以實現對“一干七支”航道網絡的擴能改造。按照自治區政府及《方案》的部署,廣西西江開發投資集團(以下簡稱西江集團)作為全區內河航運船閘統一運營管理牽頭單位,對船閘運營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加快與長洲一線二線船閘、老口和邕寧樞紐船閘、金雞和西津樞紐船閘等船閘業主對接洽談,共同推動船閘運營管理模式改革。
據西江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集團現已整合內部船閘管理資源,成立專門的船閘運營管理分公司,建立了流域梯級統一運營管理平臺和專業隊伍,投入使用具備對西江集團5級9座船閘實施統一平臺聯合調度、運行集中監視、生產大數據展示等功能的廣西西江船閘運行調度中心,力爭2018年實現百色那吉至長洲以及柳州紅花船閘共10個梯級樞紐船閘統一平臺聯合調度,推動實現流域相關船閘統一運營管理。
今年以來,西江集團運營管理的船閘基本實現了“統一平臺聯合調度”的功能,通過長洲調度中心可對流域梯級船閘進行聯合調度,同時具備在長洲船閘調度中心集中控制流域梯級船閘的功能。截至11月30日,西江集團運營管理的桂平、貴港、長洲等5級9座船閘累計完成過閘核載量26319.4萬噸,同比增長28.1%;實載量17218.8萬噸,同比增長35.8%。西江流域過閘核載量、實載量都呈大幅增長趨勢,標志著西江流域梯級船閘聯合調度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互聯網+航運”
組建西江航運交易所
2014年7月,國務院批準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貴港建設區域性航運樞紐,研究設立西江航運交易所”。結合《方案》要求,經過多方努力,2016年10月18日,作為西江流域中高端航運服務業主要載體的西江航運交易所成立,依托“互聯網+航運”建設新模式,轉變傳統發展思路,開展航運高端服務。
“西江航運交易所將竭誠為客戶提供集貨運交易、船舶交易、金融保險等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努力成為西江流域航運發展的公用服務平臺和專業服務機構。”西江航運交易所科技信息部負責人秦國朝表示,該所自成立以來,緊緊圍繞維護航運市場公平、規范航運交易行為、促進航運人才交流、溝通航運動態信息、引導航運產業聚集、探索區域合作模式的功能定位,建設以電子商務為特色、以誠信服務為體系、以促進交易為核心的航運交易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西江航運交易所與重慶航運交易所合作,組織引導水運企業,開展船舶互助保險業務,成立了重慶船東互保協會貴港分會。該分會依托重慶船東互保協會資源、實力和安全可控的風險管理渠道,為西江內河船舶提供船舶險、貨運險、保賠險等險種服務,進一步提高了西江船舶保險覆蓋面。據悉,船東互保業務自今年4月份在貴港市開展以來,已成功鞭策和規范該市船舶保險市場,廣大船東的保險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該市船舶全年減輕保費負擔超過2500萬元。
據悉,2016年,通過西江航運交易平臺交易的船舶達506艘,二手船舶交易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船舶交易額將近7億元。截至今年11月,西江航運交易所累計完成船舶交易654艘,載重噸達959569.5噸,累計完成交易額85443.45萬元。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