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公交,架起村子郵路,改變了農村生活。我們習以為常的快遞,對居于偏遠地區的人們曾經是那樣的遙不可及。公交快遞縮短了山鄉與都市的差距,生活因此變得美好。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間資源、人口分布差異較大,廣大農村及邊遠地區建設物流體系難度較大?爝f企業在“進村”過程中,普遍面臨集約化程度低、運營成本高、網點盈利難等困難。在此背景下,在“快遞進村”的“最后一公里”采用協同合作機制不失為一種更好的選擇。公交快遞就是這樣的一種創新,展現了各方因地制宜形成解決方案的智慧。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要想讓公交搭載快遞實現運輸公司、快遞企業、村郵站、商家、用戶等多方共贏,還需在公交頻次、運載量、公交快遞作業模式等方面多做嘗試,探索出滿足各方需求的利益分配模式,以實現合作的持久與長效。
戰略合作省時力
“阿帥,包裹到了,過來簽收。”近日,海南東方市天安鄉光益村村郵員馬太丁將剛剛卸下的包裹送到村民符達帥手中。
符達帥拿到包裹后感慨道:“郵政通過公交車把包裹送進村后,對我們生活改變很大。像我們村年輕人都喜歡網購,以前經常一次收到四五件包裹,特別是大件包裹,騎電動車去十幾公里外鎮上去取,車上都放不下,特別麻煩,現在郵政每天通過公交車把包裹送進村,不僅方便我們取郵件,而且也節省了很多時間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
為了落實中央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的部署,加快發展海南省農村寄遞物流,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今年3月,海南省郵政分公司與海南海汽集團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發揮雙方資源優勢,郵政利用海汽公交客運車輛帶運郵件,共同推進交郵聯運工作。東方是海南省首個推行交郵聯運的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郵政快遞搭乘“公交”進村。
海南省郵政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交郵合作有效推動了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在農村地區的融合發展。海南省郵政分公司與海南海汽集團公司將繼續加快推進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持續完善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有效解決農村投遞“最后100米”難題,促進農產品、農業生產生活物資、郵政快遞包裹等高效便捷流通,提升郵政普遍服務質量,為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地方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加堅實的服務保障。
便民服務處處達
“以后拿快遞,再也不用大老遠跑到鎮上了。”在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由鎮到村的“快遞公交”已經正式運營,該鎮的10余個試點行政村實現了村里就能收發快遞。
“因農村地區快遞需求量較少而且配送起來比較分散,這就導致配送成本較高,所以在此之前,快遞企業一般只會在鎮里設置快遞網點,村民們如果需要取快遞,就需要到鎮上往返,十分不便。”菏澤中通快遞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運營第一天,平均每條公交線路運輸了1600余件快遞,預計在旺季能達到2000余件。
“快遞公交是我們公司推出的一項便民服務措施,考慮到往返村鎮的公交客流量較少,所以就把公交資源利用起來,與‘四通一達’五家快遞企業達成合作,讓我們的公交車免費把快遞送進村,每天我們在村級網點循環至少兩次。”菏澤牡丹城鄉公交有限公司副經理劉濤說,“快遞公交”的出現,不僅解決了村民出行難、打工難的問題,更打通了村民們收發快遞的‘最后一公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快遞進村是國家郵政局及省郵政管理局的明確要求,今年底要達到行政村通達系快遞全部送達,快遞公交對農村電商,特別是鄉村的農副產品上行起到很大的作用,公交車能夠幫助老百姓第一時間把農副產品賣出鄉村。”菏澤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周營介紹,“快遞公交”試運營,選在沙土鎮進行試點,下一步將繼續聯合公交公司,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逐步做到村村通通公交,村村通快遞,為鄉村振興貢獻積極力量。
下鄉進村更便捷
9月,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的芒果正值熱賣期。百世集團旗下百世快遞以華坪縣為試點,打造村級服務點樣板,并在云南啟動村級快遞服務點建設,規劃村鎮級服務點近7000個,覆蓋云南省118個縣,預計2022年實現村村通快遞。
快遞下鄉進村,不僅為村民網購提供便利,也為當地農產品進城打開了通路。以云南華坪縣為例,設立快遞服務點前,華坪縣村民取件一個來回需要乘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導致村民網購積極性不高,農產品上行路受阻,從而快遞單量少,快遞網點運營成本較高。
百世快遞華坪縣網點負責人,作為當地的“快遞達人”也想著解決這些問題。5年時間里,該負責人在華坪縣設立了1個400平方米的水果預處理中心、8個鄉鎮網點。
快遞進村方面,與當地鄉鎮公交車合作,啟用“快遞+鄉鎮公交”模式,讓公交車帶貨到村,村民可以省去來去路程,在家門口就能拿到快遞。同時,百世快遞在華坪縣規劃60多個村級快遞服務點,服務點建立后,村民取件、寄件只需要5分鐘路程,農品進城也更加便捷。
未來,將進一步依托多種末端派送形式,融合共配、直配方式,進行多頻次派送,提升派送效率和用戶體驗,解決末端消費者預約派送、定點派送、定時派送的差異化需求。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