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有Model 3車主在網絡上爆出,國產版特斯拉Model 3本應安裝的Hardware 3.0,在未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卻安裝了Hardware 2.5的消息,引發特斯拉“換芯”門事件。按照有關規定,車企在未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減配,應按規定召回。但截至目前,雖然工信部已經約談并要求特斯拉按照有關規定整改,但特斯拉仍未發起召回。在“3`15”這個節骨眼上,出現這樣的事件,令汽車召回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
■召回數量大幅下降 德系占比近一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信息顯示,2019年國內乘用車有56個汽車品牌發布167次召回公告,召回缺陷汽車680.97萬輛,較2018年召回總量1243萬輛下降了45%,這也是自2016年以來,召回數量首次回落至千萬輛級以下。召回數量的大幅降低與新車銷量的下滑趨勢一致。而且,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的德系汽車也成為召回最多的車系。平安集團智慧企業副總經理兼首席問題官張君毅認為,有些企業一些本該召回的車輛沒有召回,而有些企業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召回,所以,召回數量并不能完全代表產品質量水平。尼爾森汽車團隊前副總裁張振華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強調,當前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很大程度上由企業品牌力決定。而召回作為一種企業主動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表現,企業的積極主動召回并不會對銷量產生太大的直接影響。張君毅還表示,受今年車市持續低迷及疫情給汽車后市場帶來的系列影響,今年召回數量可能會進一步減少。
數據顯示,2019年,德系品牌共發布57次公告,共召回汽車約332萬輛,占召回總量的49.41%;奧迪、奔馳、寶馬、大眾等德系品牌,2019年都進行了大規模召回。其中,寶馬品牌召回的主要問題集中在高田氣囊以及燃油泄漏上,奔馳主要問題集中在前減震器容易斷裂上。盡管德系品牌召回次數較多,但車質網發布的投訴數據顯示,德系品牌在2019年單純質量類問題的投訴量占比僅為約12.2%,較少的投訴量與較大規模的召回說明德系品牌已經形成相對健全的召回機制,并能針對產品缺陷積極主動實施召回解決問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汽車召回不代表汽車產品越來越差。召回大部分是廠家主動發起的,表明汽車企業責任感越來越強。被動召回也存在,主要因為消費者維權意識不斷加強。此外,在售后服務方面,德系豪華車的表現仍相對較好,相關投訴也較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德系汽車市場占有率達24.2%,市場份額同比增長近3個百分點。
2019年,自主品牌的召回次數較去年明顯增長,全年共計發布召回公告28次,召回車輛616984輛,占2019年召回總量近一成,涉及華晨汽車、獵豹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多家車企。自主品牌也不再回避召回問題,而是根據車輛實際情況主動召回。這一方面說明自主品牌對召回認知的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說明自主品牌產品質量的有所提升。J.D.Power 2019中國新車質量研究也表明,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新車質量的差距繼續縮小。J.D.Power中國區研究總監王慶華表示,隨著更多自主品牌車企認識到召回作為提升車輛質量的一種手段的重要性,自主品牌的車輛質量水平還將不斷提升。
其他系別,日系共計召回汽車約139萬輛,占比20.69%;美系召回汽車約71萬輛,占比10.67%;自主品牌召回約60萬輛,占比9.01%;韓系召回約47萬輛,占比7.13%;瑞典、意大利、法系車型占比不足1%。
■安全氣囊仍是召回重災區
從召回原因分析,發動機、氣囊和安全帶總成召回的次數最多。2019年汽車召回事件中,涉及發動機相關問題的召回達到49次,占召回總數的21%;因氣囊和安全帶總成問題共召回47次,占召回總數的20%。而有關傳動系統、電氣設備總成、車身總成這幾部分的召回次數也占召回總次數的35%。
豪華品牌汽車銷量在2019年跑贏大盤的同時,召回也一馬當先。寶馬、奔馳高居2019年召回數量前兩位。位居第一位的寶馬在2019年有117.94萬輛車發起召回,占召回總數量的近五分之一,而其召回的主要問題則是安全氣囊問題。奔馳的問題也同樣嚴重。2019年,奔馳在中國市場一共召回145.82萬輛,涉及方向機、斷軸、驅動、爆胎等問題,共計24次召回,平均每個月發起兩次召回。而最為讓人詬病的就是“斷軸門”,問題車輛因前減震器叉頭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斷裂存在很大安全隱患。2019年5月奔馳召回近60萬輛C級、E級轎車,11月再次召回40多萬輛E級轎車。盡管召回是企業主動承擔責任、提升產品質量的一種手段,但奔馳如此多的召回數量還是頗引人關注。2019年奔馳以233.96萬輛的全年累計銷量,奪得全球豪華品牌銷量冠軍,同時也實現了連續9年刷新年銷量紀錄的出色成績。在中國市場,奔馳一共交付693443輛新車,同比增長6.2%,跑贏市場大盤。然而,在2019年召回總體數量大幅下滑的大勢中,奔馳的召回數量卻高達145.82萬輛,是年度銷量的2倍多,是2018年召回數量的數倍之多。
值得關注的是,高田氣囊門的影響仍在持續發酵,在2019年發起召回次數排名前三的企業中,寶馬和豐田發起的召回也主要出于這個原因。此外,因安全氣囊存在問題,長安福特召回了34萬輛蒙迪歐以及20萬輛銳界,主要是問題車輛駕駛席的正面安全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據統計,全球涉及氣囊門的車輛總計超過4000萬輛,2016年起國內召回數量攀升,2017年召回975萬余輛到達頂峰,2018年174.8萬余輛,2019年仍有230萬輛汽車因此被召回。
■新能源汽車召回需引起重視
自蔚來發起造車新勢力第一例召回后,新能源汽車的召回在2019年也進入常態。2019年,新能源汽車召回共出現12批,涉及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來、宇通、金龍等9家企業的33281輛車。分析召回原因,潛在的自燃隱患涉及6520輛新能源汽車,因動力電池問題召回6217輛新能源汽車。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多,新能源汽車的召回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新能源汽車召回的發起,一方面說明相關車輛的問題在使用過程中被發現,企業也在積極承擔責任通過召回提升車輛質量。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醒企業和消費者注意,新能源汽車并不是最初階段所宣稱的那樣“無需過多售后服務”,尤其是在自燃、動力電池等相關問題未能從本質上解決的當下,各方都應該給予新能源汽車更多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數量龐大的造車新勢力,雖然剛剛開啟量產交付初始階段,但也已經開始發生召回案例。去年6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蔚來ES8電動汽車召回的通知》,蔚來汽車召回部分搭載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間生產的動力電池包的蔚來ES8電動汽車,共計4803輛。彼時,記者曾采訪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他表示,主動召回是蔚來主動承擔企業安全責任、提升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蔚來汽車質量副總裁沈峰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質量是車企的第一生命。蔚來主動發起召回就是希望能通過召回的手段提升車輛質量。蔚來也用實際行動回答了此前業內外擔心的代工模式下召回責任誰來承擔的問題。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