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國務院印發了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至此,中國的自貿區數量增至21個。與此前的自貿試驗區一致,新的自貿試驗區既服務于我國對外開放總體布局,也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
3個新設自貿區戰略定位各不相同
從區位布局來看,北京自貿區的實施范圍119.68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科技創新片區31.85平方公里,國際商務服務片區48.34平方公里(含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5.466平方公里),高端產業片區39.49平方公里。
湖南自貿區的實施范圍119.7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長沙片區79.98平方公里,岳陽片區19.94平方公里,郴州片區19.84平方公里。
安徽自貿區的實施范圍119.8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合肥片區64.95平方公里,蕪湖片區35平方公里,蚌埠片區19.91平方公里。
此外,浙江自貿區擴展區域實施范圍119.5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寧波片區46平方公里,杭州片區37.51平方公里,金義片區35.99平方公里。
雖然同為新晉自貿區,但它們的戰略定位是不同的。
其中,北京自貿區將助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區、數字經濟試驗區,著力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
湖南自貿區將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內陸開放新高地。
安徽自貿區將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形成內陸開放新高地。
不同于其他自貿區以貨物流通貿易為主,北京要設立的是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北京要打造的數字經濟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指導意義、內涵、主攻方向上,與中國其他自貿區都有根本上的不同。”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傳統自貿區以貨物貿易為主,而北京自貿區以服務貿易為主。在貨物流通、人員流通、貨幣和資本流通、信息流通等方面,北京將在傳統自貿區的基礎上進行整體提升和拔高”。
布局從沿海沿邊到內陸
隨著北京、湖南、安徽三省新設自貿試驗區,我國自貿試驗區的版圖從前期“1+3+7+1+6”,進一步擴容為“1+3+7+1+6+3”的新格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這項任務,由商務部、海關總署等按職責分工負責,12月底前完成。
與此同時,湖南、安徽增設自貿試驗區,意味著中部自貿試驗區的力量大大增強。中部六省中,已有湖北、河南、湖南、安徽四省設立自貿試驗區。
湖南、安徽的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中都明確,要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湖南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打造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深入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完善區域協同開放機制,積極推進長江經濟帶沿線自貿試驗區合作共建,開展貨物通關、貿易統計、檢驗檢測認證等方面合作,推動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動長江經濟帶產業合理布局,提升長江經濟帶產業協同合作能力。
同時,優化承接產業轉移布局。積極探索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路徑和模式,開展飛地經濟合作,建立健全區域間互動合作和利益分享機制。探索建立跨省域資質和認證互認機制,企業跨省遷入自貿試驗區后,在履行必要的審核程序后繼續享有原有資質、認證。探索支持沿海地區創新政策在區內落地,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等實施“綠色通道”、快捷辦理。
安徽自貿區總體方案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支持安徽自貿試驗區與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其他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支持長江中上游地區集裝箱在自貿試驗區內中轉集拼業務發展。加快引江濟淮工程建設,提升自貿試驗區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航運支撐能力。
此次安徽增設自貿試驗區,使得長三角三省一市全部有了自貿試驗區。安徽自貿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對接上海、江蘇、浙江自貿試驗區,推動長三角地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共同打造對外開放高地。
縱覽中國自貿區的版圖,從2013年上海自貿區一枝獨秀,到現在已經擴容到21個自貿區,包括幾十個片區,這些片區從地圖上看都是星星點點的“火苗”,可謂已經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沿海省份已全部是自貿區,實現中國沿海省份自貿區的全覆蓋。
截至目前,還沒有自貿試驗區的省份只剩下10個:江西、貴州、山西、新疆、青海、西藏、甘肅、寧夏、內蒙古、吉林。
先行先試不斷擴容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自貿區是試驗田,初衷是先行先試,推動對外開放,并沒有名額限制,所以不是“栽盆景”,搞幾個就行了,而是“種苗圃”。
白明認為,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需要,不可能讓一個自貿區承擔所有試驗任務,中國這么大,情況這么復雜,也要選擇不同的自貿區進行差別化制度創新和經驗探索,只有一大批對外開放的高地建立起來,才能帶動中國對外開放水平的整體提高。
作為對外開放高地,自貿試驗區今年以來在穩外貿穩外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18個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達2.2萬億元,占全國的15.6%;實際利用外資807.8億元,占全國的17.1%。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自貿試驗區在穩外貿穩外資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顯現。
8月20日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持續推進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港、自貿試驗區。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推動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和創新發展;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形成更多針對性強、實效性強、集成性強的制度創新成果;持續向全國及特定區域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不斷釋放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制度紅利,帶動我國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相信自貿試驗區將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出新貢獻。”高峰說。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