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交通 開啟交旅融合發展新模式——2017年中國旅游交通大會在博鰲亞洲論壇舉行
大會現場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和全域旅游的快速推進,交通運輸作為旅游業的基礎支撐和先決條件,對旅游業的帶動和發展作用愈加凸顯。2017年11月1日,由中國公路學會、海南省交通運輸廳主辦的首屆中國旅游交通大會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1200名交通行業、旅游行業從業人員參加大會,共同探討旅游與交通融合創新發展模式。本次會議得到了海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海南省公路學會、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做主旨報告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巡視員胡濱為大會致辭
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劉文杰主持會議
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政策研究室主任周偉,部公路局副巡視員胡濱,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交通運輸部規劃司原巡視員于勝英,國家旅游局綜合協調司副處長路夢西,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林東,副廳長劉保鋒、張姝為,陜西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馮西寧,江蘇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省交通運輸廳原廳長游慶仲,江蘇省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錢國超,中國公路學會副秘書長巨榮云、喬云、林聲等領導、專家出席大會。開幕式由劉文杰主持,周偉、胡濱、劉保鋒發表致辭,翁孟勇、于勝英、宋子千、錢國超等領導專家做主旨報告。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政策研究室主任周偉為大會致辭
周偉表示,在旅游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如何更好地滿足游客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出游需求,對于交通行業和旅游行業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同時,交通與旅游始終處于一種互為依托、互相促進的密切關系,交通與旅游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學科合作已經成為趨勢和必然。
翁孟勇、周偉為中國公路學會旅游交通工作委員會成立揭牌
當前,我國旅游業正在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其中,作為支撐的交通,更是豐富了旅游的內涵,激發出了旅游交通發展的新趨勢與模式。為適應旅游交通融合發展趨勢,根據交通、旅游部門和專家們的建議,中國公路學會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決定成立“中國公路學會旅游交通工作委員會”。
會上,喬云宣讀了中國公路學會旅游交通工作委員會成員名單,翁孟勇、周偉共同舉行了中國公路學會旅游交通工作委員會成立揭牌儀式。據悉,中國公路學會旅游交通工作委員會成員共180余位,由翁孟勇擔任主任委員,于勝英、李仲廣、顧安、錢國超、陳濟丁、周育峰、巨榮云等18人擔任副主任委員,魏小安、孔亞平、楊智生、劉漢奇等10人擔任特聘專家。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將為交通與旅游的深入融合提供溝通與交流的平臺,為政府和企業在旅游交通深化發展方面提供決策參考和智力支持,為我國旅游交通發展快速推進奠定良好基礎。
作為新任主任委員,翁孟勇在主旨報告中介紹了交通與旅游發展的各方面情況,他表示交通與旅游融合是我國交通運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旅游交通應具備可達性、可展性、可鏈性、可融性、可導性等基本特征。對旅游交通工作委員會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建議,翁孟勇認為,應推動交通行業和旅游行業在發展理念上認識的溝通和融合;促進兩個行業發展規劃的統籌和協調發展;推動旅游公路標志、標識規范工作,形成統一標準化成果;開展人才培養教育工作,提升旅游交通領域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推動培育和發展交通旅游產品;注重拓展旅游發展的空間,打破地域分割、交通阻隔等制約因素,推動全域旅游工作走向深入。
來自全國各地近1200名交通行業、旅游行業從業人員參加大會
本次大會為期兩天,由主旨報告以及旅游公路規劃與標準、旅游公路新業態、旅游公路設計、旅游公路建設與管理實踐、自駕出行與房車營地建設五大平行論壇組成,40余位行業內外專家學者圍繞旅游交通展開學會報告交流,為與會人員帶來新理念、新技術、新做法。11月2日下午,與會人員還將前往海南萬寧石梅灣至大花角濱海旅游公路參觀學習,實地考察旅游交通的相關情況。
翁孟勇、周偉、胡濱、劉保鋒等領導專家在大會展臺區參觀
翁孟勇、周偉、胡濱、劉保鋒等領導專家在大會展臺區參觀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