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緊鄰國際化程度極高的望京社區,很難想象,有數千畝土地雜草叢生,已撂荒4年之久,而且后續開發利用仍遙遙無期。當地村民質疑:“企業囤積土地,閑置兩年就得收回,為什么政府收儲土地長年撂荒卻沒人管?”
2014年8月7日,工人在北京朝陽區崔各莊鄉善各莊村撂荒的收儲土地上修建體育公園
數千畝土地撂荒4年 維護費用村里承擔
從北京市朝陽區望京社區驅車向東北方行駛五六分鐘,就能看到一些用紅磚壘起的殘破圍墻,圍墻內雜草叢生,有些地方的草能沒過人頭。如果順著圍墻一直走下去,會發現這樣的“雜草大院”一片接一片,沒有小半天是走不完的。
這些“雜草大院”已經成了朝陽區崔各莊鄉善各莊村村支書楊潤忠的一塊心病。“2009年到2010年,我們善各莊村歷時一年拆遷騰退出2500畝土地,被朝陽區土地儲備中心統一收儲。據說其中1400畝是電子城西區北擴用地,另外1100畝沒有明確用途。如今4年多過去了,這些土地什么時候上市、什么時候啟用,都是未知數。村集體想發展一些項目,幫助拆遷農民就業,可是沒有可以開發建設的土地。”楊潤忠說,“看著這些土地撂荒長草,我的心里也在長草。”
楊潤忠和善各莊村村干部馬海波還兼任崔各莊鄉農民土地合作社的負責人。“我們鄉2009年共有6個村土地被收儲,僅善各莊、崔各莊、索家村這3個村就有近6000畝土地閑置撂荒。”楊潤忠說,“如果加上南邊的3個村,閑置土地更多。”
“近6000畝土地閑置后,鄉里要求全部圍上圍墻,統一管理,并由我們村墊付管理費。我們村成立了一個公司,包括人員巡防、汽車巡邏、30名保安,以及辦公室、房屋租賃,冬夏兩季除草等投入在內,每年的維護成本大約為300萬元。鄉里說等土地掛牌拍賣后,再還給我們管理費。”馬海波說,“我們村不想管了,鄉里說不行。每次文明城市檢查,都得搞衛生、維護,真是苦不堪言,造成嚴重的浪費。”
“我們鄉啟動了6個村的拆遷騰退后,數千畝收儲土地長期閑置。”崔各莊鄉鄉長李華介紹,“目前,這些土地缺乏明確的發展規劃,可利用的土地資源緊張,讓我們很多項目無法落地。”
“現在不少村的股份合作制改造已經完成了,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老百姓才可以分到更多的紅利。”李華說,“一邊是大片土地撂荒,無法產生效益;另一邊是很多高端項目急需土地資源。作為鄉長,我真是非常痛心。”
記者調閱朝陽區相關資料發現,從2009年到 2010年,朝陽區啟動了5個批次共計111個地塊的土地儲備開發項目,共涉及13個鄉、90個行政村,總土地儲備開發面積約39平方公里,規劃綠地面積約120平方公里。朝陽區是北京市的土地儲備大戶,土地儲備規模占北京市的一半左右。
記者多次聯系朝陽區國土部門,詢問拆遷收儲土地的開發利用和閑置情況,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朝陽區相關部門對此仍未予回應。
荒地建起體育公園 雖是違建卻“夾縫生存”
“看著長草的荒地和拆遷后終日無所事事的村民,我就在想還是要干點事情,不能讓地撂荒讓人也撂荒。”馬海波告訴記者。2014年,善各莊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提出在撂荒的收儲土地上建設一個體育公園,為望京等周邊高檔社區居民提供健身、體育服務,同時也可以安排村民就業。
這個人地安置的“金點子”得到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很快一個占地10萬平方米的體育公園就建成了。公園內擁有國際標準的卡丁車賽道,多塊網球場和羽毛球場。2014年10月的一個周末,記者在這里看到,體育公園內的羽毛球場和網球場“座無虛席”,到處是歡樂運動的人群。
“我們村集體投資1億多元,還聘用了職業經理人,目前這個體育公園運行狀況良好,這里將成為北京東北部地區的大型運動中心。”楊潤忠充滿信心地說。
然而,由于土地的屬性問題,這個“前程似錦”的體育公園從一出生就變成了“違章建筑”。馬海波說,體育公園開建后,國土、規劃部門都來查過,說我們涉嫌“違章建筑”,國土局還罰了我們18萬元,朝陽區、崔各莊鄉各級政府也都認為有問題,但沒有強行要求我們拆除。
體育公園之所以沒有被強行拆除,村民私下猜測原因有三:一是村集體確實在為村民謀福利,解決了上百名村民的就業,每年還能獲得2000萬元至3000萬元的收入;二是這塊投資是集體出資,集體收益,不是個人中飽私囊;三是上級同情他們。
對馬海波來說,他還有替村民著想的小算盤:“建設體育公園前,我專門去打聽了這片地的規劃,目前體育公園的占地未來是綠化用地,這樣最后拆遷的可能性比較小。還有我們對鄉里、對區里承諾:規劃需要使用這片土地時,我們退出,或者用村集體的另一塊建設用地置換。畢竟,村集體經濟不能虧在我們手中。”
但馬海波和楊潤忠也同時坦陳“內心充滿矛盾”,感覺是在“冒著違章的風險為村民做事”。李華說,“如今善各莊村的體育公園已成了鄉里的一塊‘心病’,在建設過程中頻繁接到相關執法部門的‘停建’和‘拆除’指令,基層干部也面臨著服務民生和違規建設的壓力。”
北京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地方政府都有發展的沖動,違規和擅自開發利用閑置土地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不僅是收儲土地,區縣對于鄉鎮一些違規利用土地的情況大多是默許的態度,一旦有項目投資,土地進行開發建設,相關領導就會尋求規劃部門的支持,為了具體項目更改規劃、補辦手續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即所謂的“先上車、后買票”。
矛盾風險隱患多 “政府囤地”須監管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告訴記者,在各地閑置浪費的土地資源中,地方政府土地儲備中心的收儲土地是重要的一塊。這不僅引發大量違章建設等問題,也醞釀了很高的金融風險。鐘偉分析認為,地方政府閑置土地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是為了控制供求關系,獲得閑置期的土地增值收益,追求地方財政的利益最大化。
中國人民大學土地管理系教授葉劍平指出,對于開發商而言,如果囤地超過一定期限有收回等后續規范處理的規定,但對于“政府囤地”,目前卻沒有有效制約。在市場預期不好、收儲的土地出讓不出去時,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這不僅是土地資源的無效配置,而且也會影響城市面貌,并帶來拆遷補償等一系列社會矛盾。
李華告訴記者,他非常希望相關部門對收儲地塊用途、啟用時限有明確的規劃,這也有利于鄉鎮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為增加鄉財政、村集體收入,增加拆遷農民的收入,建議在不影響整體規劃的情況下,對于閑置土地的“空窗期”出臺利用辦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減少撂荒閑置現象。(半月談記者)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