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商務部將圍繞鄉村消費,著力打通堵點、補齊短板。完善農村流通體系方面,將擴大電商進農村覆蓋面,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加強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
農村電商物流需求量達高點
農村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目前農村地區年收投快件量達120億件,電商帶動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年總銷售額超過7000億元。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顯示,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
物流暢,產業興。農村物流一頭連著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籃子”,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暢通農村物流,對于擴內需促消費意義重大。隨著“快遞下鄉”項目的持續推進,目前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超過3萬個,覆蓋率達到96%,21個省份實現鄉鎮快遞網點全覆蓋。據悉,圍繞健全農村流通體系,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改造提升農村流通基礎設施,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渠道。
企業也在發力。菜鳥鄉村物流已進駐29個省份近700個縣,建立近3萬個村級物流站點;京東物流已覆蓋所有區縣超過55萬個行政村;蘇寧幫客建有1500家縣鎮服務中心,24小時送裝服務覆蓋3萬多個鄉鎮;“供銷e家”建設300多個縣域電商運營和倉儲配送中心,改建3萬多家鄉村電商服務站。此外,拼多多通過建構“農貨智能處理系統”+“輕倉儲”模式,解決農產品物流鏈條長、中間環節多和兩端收益低的問題。
市場發展不盡人意
按照法律規定,網購商品在到貨之日起7日內允許無理由退貨。這對城市居民來說難度不大,消費者只要在網上提出退貨申請,快遞員就能上門取貨。而對農村消費者來說,真正做到“7日內無理由退貨”并不容易,通常需要自己將商品送回到快遞網點,甚至還要支付額外的運費。從一定程度上說,快遞物流不暢,已經成為制約農村電商消費提速的障礙。
目前,快遞網點在不少村莊仍是空白。在一些農村,快遞能送到鄉鎮,卻很難送到村民家門口。有的地方網購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大件商品到達鄉鎮快遞網點后,只能由農民自取;農民對產品不滿意,或出現質量問題時,也只能自己送到鄉鎮快遞網點,退換商品難度較大。這些不便影響農民網購體驗,有待進一步改進。
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報告指出,農村電商物流在農村區域配送成本高,配送時間較長,農村電商物流主要處于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經過采摘、運輸、倉儲等環節,農產品損耗率據測算依然在20%至30%之間,農村物流點多線長、成本高的問題依然突出。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也指出,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必然帶動物流行業在農村地區的進一步下沉和滲透,盡管近幾年來農村物流經歷了迅猛發展,但農村交通基礎設施仍然存在很大改善空間,但考慮到城市化的推進、部分農村地區人口減少,農村物流的發展面臨成本和收益的雙重壓力,這就需要在引入更多高效和成本節約型物流服務的同時,配合農村村落集中化發展,以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應。
各方協同補短板
針對這些問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表示,為解決農村物流點多線長、成本高的問題,將對基層經營服務網點進行信息化改造,為農村消費者網購提供便利。同時還與相關部門配合,加強農村物流資源的互聯互通。
農業農村部也表示,將在“十四五”有關規劃中研究推進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的相關政策。
專家指出,要完善物流體系,推動農村消費市場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建設立足農村、貼近農民生活的生活消費服務綜合體,同時降低物流成本,加強到村物流站點建設并擴大覆蓋面,補齊農村物流短板,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另一方面供銷合作社系統、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各方要積極配合、共同發力,加強農村物流資源的互聯互通,促進農村消費提速,推動農村消費市場高質量發展,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進一步完善農村流通體系是促進農村消費升級、釋放的關鍵舉措,特別是要完善暢通涉農副產品的冷鏈物流體系,也亟需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提高城鄉物資雙向流通效率,切實推動城鄉要素資源有序流動,這些舉措都將會帶動物流行業下沉并快速發展。
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兼省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魏遵紅1月7表示,江西將聚焦打造總部郵政快遞產業高地,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快遞進廠”“快遞出海”等工程。推動農村快遞服務網絡下沉,進一步促進城鄉郵政快遞服務的均等化,全面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的“最先一公里”和農民網購消費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便利農民生活,服務鄉村產業振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加快農村物流體系建設,提高農民電商消費便利度,是推動農村消費提速、挖掘縣鄉消費潛力的重要抓手。期待社會各方緊密配合、發揮合力,推動農村物流體系建設不斷提速,讓更多農村消費者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適的購物體驗,為推動農村消費潛力釋放、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發揮更大作用。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