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快遞100發布新產品,包括快遞100收件端、快遞管家、快遞100小程序和可以無電腦打印面單的云盒。
快遞100 CEO雷中南發布演講
快遞100成立至今已經7年,最初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查詢快遞信息,但這七年來,中國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真正改變了幾乎每一個行業,而快遞100則試圖用云盒,來加速快遞行業的互聯網化改造。
快遞與互聯網的關系,恩怨情仇五味雜陳。
今年5月,在菜鳥主導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云向臺下快遞公司訓話:“很多公司已經上市,但我沒有發現上了市以后跟不上市有多大的區別……我對物流整合市場看好,但對快遞公司的投入表示擔憂。”
快遞行業伴隨電商繁榮而壯大,同時也是電商得以發展的重要基礎。但一直以來,互聯網對快遞行業的改造,卻并沒那么迅速。
這與快遞行業的特性有關。快遞需要大量基層員工收件跑腿,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倉儲中心來實現貨物分揀、轉運。互聯網以提升信息傳播速度來提高各行業工作效率,但快遞行業過于倚重線下,這是互聯網很難施展手腳的地方。
另一方面,這也與快遞公司的抗拒有關。
劉強東在2016年曾說:“菜鳥物流就是在為幾家物流公司上搭建系統,說得好聽是提升這幾家快遞公司效率,說得難聽點,這幾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是被其給吸走。”
菜鳥以改變快遞公司商業模式的方式,來吸走他們的利潤。中通便曾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提到,“和菜鳥的合作可能會使其提升成本、削弱與終端客戶的連接,甚至打破以往的商業模式。”
菜鳥推出的電子面單便是“打破以往的商業模式”的產品。
在原本快遞公司的生態里,總部通過統一的面單,來管理物流和信息流,同時,任何一家加盟網點,如果沒有面單的支持,那么所攬收的包裹就進不了整個體系的運轉。
而菜鳥的電子面單,則要統一各家快遞公司的單號體系,傳統上由一家公司完成的攬收、集包、干線、分揀、派送流程,可以切分成幾個環節,分別包給不同的公司來完成,快遞公司將徹底成為打工仔。
因此,一方面快遞公司渴望利用互聯網,來連接用戶,但另一方面,卻又不希望互聯網公司過于強勢。
與菜鳥相比,快遞100的新產品要溫和很多。
不論云盒,還是管家服務,快遞100意圖解決的都是“最前一百米”的問題。
經過博弈,互聯網正在慢慢提高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效率,但是“最前一百米”的問題,卻始終沒得到妥善解決。
“最前一百米”,便是寄件/收件的問題。直到現在,多數快遞公司單號依然需要手寫。個人寄件時候,需要手寫面單,企業寄件時候,更需要動手在本子上登記面單號,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出錯。
本質上,這類問題的出現,是快遞公司與寄件人的連接效率不夠。直到現在,快遞公司與寄件人的連接方式依然是以人工為主,互聯網只是一個通訊方式,只是把過去打電話的環節,轉移到微信公眾號而已。
快遞100便是要提高連接效率。它給快遞公司和寄件人提供了更富有效率的連接工具,用戶可以在線上下單,數據直接發送到云盒中,方便打印。而對企業用戶來說,用快遞管家的服務,也可以方便地記錄所有快遞信息,省去了人工謄錄的麻煩。
而對快遞100而言,借助云盒、快遞管家等服務,它成功打造了一個“輕生態”。
每個互聯網公司都想打造自己的生態,但這些生態大多是排他的,甚至具有侵略性,想將所有相關聯的環節,都按照自己的標準來運作。
但“輕生態”與此不同,它只是不同環節之間的連接者,只是提高鏈接效率,而非要將行業改頭換面。對快遞公司而言,原有的商業模式沒有任何變化,只不過在工具的幫助下,提高了效率而已。
可以預見,快遞行業與互聯網之間的關聯,未來依然會存在很多波折,而快遞100的新產品,對兩個行業的聯合,起了正向作用。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