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瀛燃料油調和配送中心項目現已竣工
在春日和煦的陽光下,在惠州港繁忙的碼頭泊位上,各類船舶緊張有序地進行著裝卸作業。作為 “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大亞灣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重要配套——— 惠州港去年成績喜人:粵東最大的煤炭集散基地——— 年接卸煤炭能力達1500萬噸的深能港務煤炭集散基地項目啟用;亞洲最大的燃料油調和中轉基地——— 年調和能力達1000萬噸的華瀛燃料油調和配送中心項目竣工調試;油品、建材等大宗散雜貨的吞吐量突破千萬噸……
2017年,惠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實現5212萬噸,增長8.6%。其中,東馬港區3812萬噸,增長5.4%;荃灣港區1400萬噸,增長18.3%。全年港區集裝箱吞吐量20.7萬標準箱,增長27.3%。
粵東地區最大煤炭集散基地項目啟用
2017年11月18日,隨著第一艘運煤船靠泊荃灣煤炭碼頭,標志著粵東最大的煤炭集散基地項目——— 惠州港荃灣港區煤炭碼頭正式啟用;葜莞圮鯙掣蹍^煤炭碼頭是深惠兩市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落實《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聯合推進港口、物流、能源深入融合發展的主動探索。
據了解,惠州港荃灣港區煤炭碼頭由惠州深能港務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運營,規劃建設3個7萬噸級泊位及配套設施,分兩期建設,設計年接卸煤炭能力2300萬噸,旨在打造粵東地區最大、華南地區重要煤炭碼頭。目前已經投產啟用的一期項目,投資約30億元,建設兩個7萬噸級煤炭卸船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水工結構均按靠泊15萬噸級散貨船設計,設計年接卸能力為1500萬噸。碼頭建有直通中海油惠州煉化二期的供煤管道,運煤船靠岸后能通過卸船機、皮帶機直接向中海油輸送煤炭。
除了管道送煤,惠州港荃灣港區煤炭碼頭一期工程還將實現海鐵聯運。由于煤炭碼頭位于純洲島上,與陸地交通隔絕,目前,全長約2.7公里的鐵路進港線正在加快建設,預計今年8月底建成通車后,實現碼頭與惠大鐵路“無縫銜接”,可輸送煤炭到河源、江西。
華瀛燃料油調和配送中心項目竣工調試
2017年11月2日晚11時,華瀛石化燃料油調和配送中心30萬噸碼頭工程最后一跨鋼引橋成功吊裝,并100%檢驗合格。至此,9座“巨無霸”——— 鋼箱梁拱桁式鋼引橋全部安裝完畢,標志著30萬噸級碼頭順利通橋,為后續工藝管道安裝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礎。當年底,該項目竣工調試。
據了解,投資額30.33億元、占地46.4萬平方米的華瀛燃料油調和配送中心項目,將建成1000萬噸/年燃料油調和配送中心及吞吐能力為2000萬噸/年的配套碼頭,建設內容包括115萬立方米儲罐、1個30萬噸級油接卸船碼頭和3個2萬噸級燃料油出運碼頭,配套建設35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預計達產后年銷售額約150億元,年上繳稅收3600萬元,是目前亞洲在建的調和能力最大的石化區倉儲物流和燃料油調和中轉基地。
項目投產后將主營燃料油的生產(調和加工)、儲存、中轉、油碼頭裝卸和油品貿易業務。為了給往來船只提供便捷的深水港和安全的儲油點,項目選址在距離大亞灣海岸線7.8海里的芒洲島上。
成為區域性大宗散雜貨物流集散中心
除了近幾年投資建設的大項目,惠州港原有的散雜貨碼頭也有突破。2017年惠州港業吞吐量突破1030萬噸,晉級成為千萬噸級碼頭公司行列,油品化工作為占據惠州港業吞吐量近五成的業務,2017年實際完成吞吐量達481萬噸,同比2016年增長10%。
惠州港業股份有限公司、惠州荃灣港口開發公司總經理徐志全認為,年吞吐量千萬噸雖然絕對數值相對于珠三角的兄弟港口如深圳、廣州港而言并不大,但難能可貴的是惠州港業逐步找準了發展方向與戰略定位,實現了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的錯位發展,揚長避短,選擇以油品化工、建筑材料為主要貨種,并逐漸形成比較優勢,發展成為區域性大宗散雜貨物流集散中心。“目前,新建5萬噸級(水工結構為7萬噸級)的石化碼頭業已完成投資額56%,定于今年下半年投產使用。屆時港業公司年吞吐能力將增加500萬噸,大大提高惠州港的服務質量水平。”據介紹,正在建設中的石化碼頭將重點承擔中海油二期柴汽油及航空煤油的外貿出口任務;葜莞蹣I正致力于打造成為粵東地區建材、油品化工港口物流集散地和商貿金融中心。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