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物流總額突破兩萬億
今年將爭取新增3家星級物流企業
仲春時節,備受矚目的濟鐵煙臺物流園建設如火如荼。昨天上午,記者在位于福山區門樓鎮的施工現場看到,占地1200畝的物流園區一片繁忙景象,鐵路邊、倉庫旁工人正抓緊施工。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兩座倉庫、辦公樓以及變電室、門衛等建筑主體基本完成,進入內裝修階段;商品汽車功能區、集裝箱笨大功能區鐵路線路完成;過渡工程部分鋪軌完畢,園內道路、場地硬化同步進行。
濟鐵物流園園區運營后,將承接煙威地區80%以上的多式聯運運輸訂單,輻射全國所有省份和周邊多個國家地區,成為膠東最大的集公路、鐵路、水運等于一體的國際化現代物流中心。
濟鐵物流園的建設,折射出我市物流行業發展的無限潛力。市經信委物流科科長梁志軍介紹,目前我市物流行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物流需求旺盛,運輸能力也逐步提升,2017年,我市物流總額首次突破兩萬億元,達到21686.7億元。全市獲得國家3A級以上認證的物流企業69家,其中5A級2家、4A級24家、3A級43家。“今年,將爭取新增星級物流企業3家,3A級以上物流企業新增3家以上,達到72家。”梁志軍說。
衡量物流行業發展,企業的運輸和服務能力最能直觀體現。在此方面,我市通過持續推進培強做大工程,形成了一批服務網絡化、管理現代化的骨干物流企業。目前,全市從事運輸倉儲、配貨等物流業務的企業3000余家,其中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物流企業達到170家,過億元企業27家。培育和引進了齊暢供應鏈、瑞通物流、驊達冷鏈、鄭明冷鏈等著名冷鏈物流企業;培育了瑞康醫藥、康諾盛世醫藥、國藥控股、聯合眾生等藥品配送領域的支柱企業;培育了連峰商貿、潤弘工貿、聯民集團、橙果商貿、金茂集團、金百物流、恒邦物流等重點商貿物流企業;培育了恒通運輸、煙臺交運、棲霞宏達、龍海貨運等骨干公路物流企業;還引進了順豐、UPS、FEDEX等國內外領先快遞企業。傳統運輸、倉儲業加速向現代物流業轉型,農產品冷鏈物流、電商物流、共同配送、多式聯運、保稅物流和供應鏈金融等專業特色物流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基礎設施體系日益完善,為我市物流行業快速發展打下基礎。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全市已形成了由公路、鐵路、港口、航空、管道組成的較完備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體系。目前,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884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7.7公里;鐵路營業里程474公里,已投入運營的有青榮城際鐵路、藍煙電氣化鐵路、大萊龍鐵路和煙大鐵路輪渡4條主要鐵路和桃威地方鐵路,在建的有龍煙鐵路和煙臺港西港區鐵路專用線、萬華化學工業園專用鐵路,規劃建設的有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環渤海高鐵濰坊至煙臺快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全市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215個,擁有萬噸級及以上泊位88個,其中20萬噸級以上4個、10萬噸級以上18個、5萬噸級以上43個;2015年蓬萊國際機場投入使用,機場設計承載能力為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萬噸、年起降10萬架次;萊州至昌邑110公里輸油管線于2013年開通運營,年設計輸油能力1800萬噸,西港區至淄博桓臺450公里輸油管道于2016年完工并試運行,管道設計年輸送重質液體化工原料1500萬噸;在物流節點方面,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煙臺國際綜合物流園區、煙臺國際商貿物流園區、煙臺國際保稅物流園區、龍口現代臨港物流園區等為骨干的物流基礎設施體系。全市物流業基礎設施體系日益完善,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物流行業崛起,離不開優異的創新發展環境。在國家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的良好環境下,我市物流業創新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先后被評為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國家冷鏈物流綜合示范城市,并正在申報全國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尤其是電商物流發展迅猛,2016年煙臺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776.7億元,同比增長30.6%;網絡零售額504.1億元,增長40.7%。培育出北緯37度紅酒網、張裕酒先鋒、捷瑞數字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電商平臺;引進了淘寶網、京東網等一批電商巨頭;煙臺的大櫻桃、蘋果、梨、無花果、海鮮、葡萄酒等“名優特”產品觸網熱銷。郵政快遞企業開通航空專線全貨機、公路冷鏈線路等,覆蓋全國269個重點城市,為煙臺農產品電商銷售保駕護航。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