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智慧化是2018年以來整個行業的一個熱點,從政策等層面來看,行業經歷了近十年的快速發展,無論是線下網點還是智慧物流技術,均有了不錯的技術,但是如何將這些技術與物流行業結合,如何落地,則是當前業內關注的重點,雖然智慧物流在落地層面實施并不容易,但業內仍有大量企業通過不斷的實踐,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相互結合,在物流環節降本增效。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當前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數據、物流云、物流設備三大領域,以2016年數據為例,中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可以說,智慧物流擁有著極為巨大的前景,在此背景下,中郵速遞易憑借在物流末端多年深耕,已在物流末端開啟了智慧時代,為物流行業開啟了新的業態。
中郵速遞易發力物流兩端 構建智慧物流布局
從2012年中郵速遞易推出第一臺智能快遞柜開始,其就為物流末端開啟了智慧物流之路。憑借智能快遞柜將智能終端與物流末端完美結合,中郵速遞易不僅解決了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瓶頸,幫助物流降低成本,還獲得了用戶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中郵速遞易包裹投遞總量已接近16億,實現了全國全域覆蓋。可以說在快遞末端的智慧物流布局上,中郵速遞易已經遙遙領先。
圖:中郵速遞易
但中郵速遞易并不滿足于此,并率先開啟了對于物流行業寄件端的變革。在2017年,中郵速遞易正式推出了24小時自助寄件智能終端設備——小黃筒。據介紹,中郵速遞易小黃筒延續了郵政綠筒的“集約化配送”基因,同時又具有“智能化管理”,不僅在后臺數據、云計算處理、GPS定位等注入了數字智能化管理,在用戶的體驗操作、產品的自維護等都實現了智能化管理。并且大數據又能將用戶在物流配送上的需求、電商購物的需求以及對社區生活服務等方面的需求串在一起,為電商、社區O2O等賦能。憑借在物流兩端的創新布局,中郵速遞易已經成為了智慧物流的代名詞。
中郵速遞易打造末端物流生態圈 開啟物流行業新業態
更值得一體的是,中郵速遞易打造的智慧物流網絡體系不止如此。除了小黃筒,中郵速遞易此前還攜手中國郵政在部分省份完成了社區內的智能信包箱的鋪設,在原有的社區閑置的信報箱產品中作優化升級,成為集收包裹、信件、報紙等為一體的智能信包箱。這意味著,中郵速遞易在勾畫出整個行業的智慧產業布局后,還將重新定義新的物流生態體系。
縱觀整個行業,目前電商平臺紛紛與領先的物流企業共同布局智慧物流,試圖搶占先機。在眾多新興技術中,無人機、機器人與自動化、大數據等目前已相對成熟,即將商用;可穿戴設備、3D打印、無人卡車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預計在未來10年左右也會逐步成熟,并將廣泛應用于倉儲、運輸、配送、末端等各物流環節。
可以說,智慧物流已經成為物流行業的必由之路。而中郵速遞易憑借其在物流兩端的布局,將物聯網與互聯網有效結合,并通過科學技術,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視化、智能化、網絡化,形成基于智慧物流的大數據平臺。因此,可以想象,在未來中郵速遞易或將打造出一個基于智慧物流、鏈接各行業大數據的復雜生態圈,并在此基礎上誕生出全新的智慧物流體系,開啟物流行業的新業態。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