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西、外環東,7.5平方公里的天津航空物流區內大大小小的貨車有序進出,將空運到津的各類貨物送至下一個目的地。
在剛剛投用4個月的天津航空物流區航運服務中心大廳里,海關等口岸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為物流公司人員答疑解惑、辦理各項業務……
而一路之隔的天津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剛剛開工半月余,這里已經成為天津航空物流區最“火熱”的地方。
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原來海關等口岸管理部門分別在各自的樓里辦公,再加上要往來于貨站和我們公司,有時因為一票單據需要開車在物流區內輾轉三四個地點,少說也要半個多小時。”天津中遠海運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苗育端告訴記者,“自從去年底航運服務中心運營以來,這種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前不久,公司有一單要出口的貨物臨時取消了,我直接從辦公室走路到航運服務中心,相關口岸管理部門都在大廳里一起辦公,10分鐘左右就把刪單等所有手續辦完了。”
天津航空物流區的快速“成長”以及在通關、企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高效,形成了虹吸效應,讓區內企業迎來了業務做大做強的良機。
天津華宇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雙志說:“天津航空物流區各口岸管理部門相互協作,通關速度非?。今年,隨著吞吐量的增長以及貨類的豐富,華宇貨站一期約2.2萬平方米的庫區已趨于飽和,我們將盡快啟用1.3萬平方米的二期庫區。”
據了解,航運服務中心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設有申報大廳、辦公區、機房、單證檔案室等,在這里,海關可實現進口、出口、查驗、轉關、跨境電商等一系列通關服務的一站式辦理。天津航空物流區管理局副局長于淼介紹,天津航空物流區航運服務中心的設立提高了企業的辦事效率,使通關越來越便捷高效。
服務前移效率提升
客源貨源的聚集讓物流企業嘗到了甜頭,監管機構的主動作為、高效服務則是這份甜頭的源頭。
空運進口24小時通關率95%,出口通關率99.5%以上,生鮮、恒溫等貨物實現“秒通”……天津機場海關辦公室副主任張楠表示,今年以來,天津海關大力爭取京津冀地區客貨溢出需求向天津機場平移,深化“集約化”監管,為空港口岸進出口企業提供海關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及“一站式”通關服務。
特別是在推進“三互”大通關建設、助推“一站式作業改革”、強化“關檢合作”、繼續推進“單一窗口”建設等方面下大力氣,真正做到把企業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來辦。
“天津機場海關大力發展空空轉關、卡車航班等業務,與‘一帶一路’涉及的部分省市的關區建立轉關業務聯系,今年前三個月,共服務‘一帶一路’貨物通關近4000票,同比增長6.2%。”張楠說,“我們還推廣了‘空中申報,落地放行’作業模式,夯實天津空港口岸全天候預約通關保障制度,新開通客運航線6條、貨運航線2條、轉關線路4條。”
胡雙志對此感受頗深,原來公司歐洲的貨運包機一直飛抵北京,隨著天津機場通關優勢凸顯,這塊業務改落天津。業務人員測算發現,即便在天津卸貨后再由卡車運往北京,很多情況下也比包機直接飛抵北京取貨效率還要高,而且費用通常只少不多。
未來可期時不我待
如果說辦公地點的變更整合拉近了各監管部門的物理距離,進一步節省了人力物力,那么“大通關建設、關檢合作、一體化通關”,則是讓航空物流區內的業務運轉產生了化學作用,形成了質變。
“《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建設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建成高度協同、高效便捷的國際一流口岸。經過前期的精心籌備,目前,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一期)已經開工建設。”于淼介紹,“大通關基地規劃面積約100萬平方米,采用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模式,一期準備打造跨境電商產業園,并啟動聯檢中心和商務樓宇規劃建設,最終實現海關等口岸管理部門對貨物的集中監管查驗,為航運、物流、貿易等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一體化通關作業服務。”
天津港保稅區工委書記尤天成介紹,航運服務中心投入使用、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開工建設是天津港保稅區提高政府服務效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為建成中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天津港保稅區建區27周年之際,保稅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依托兩港、開放引領、產業升級、創新經濟,高水平建設宜業宜居國際生態活力新城”的區域發展思路,發揮三區(空港經濟區、臨港經濟區、海港保稅區)兩港(空港、海港)優勢,為推動保稅區在新的時代、新的起點上再出發,譜寫“二次騰飛”的新篇章而奮斗!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