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常州鐵路警方在浙江衢州抓獲3名嫌疑人,自此“5·17運滿滿系列詐騙”專案成功告破。此案是全省首例物流平臺詐騙案,牽涉受騙貨主10多名,受騙金額高達20余萬元。
記者了解到,“運滿滿”是一家貨運調度O2O平臺,但因審核條件寬松,一些騙子趁機渾水摸魚,在平臺上發布虛假貨物信息實施詐騙。
案件1 貨物蹊蹺滯留常州東鐵路貨場
今年5月17日下午2點半,常州火車站派出所接到貨主蔣某報案,稱其在“運滿滿”貨運平臺上被騙,損失定金1萬元。
3天前,蔣某在“運滿滿”平臺上發布一則貨運信息,需要尋找兩名長途貨車司機將一批價值20萬余元的配電柜從揚中運到昆明。很快,一名“貨車司機”與蔣某取得聯系,稱自己和另外一名朋友有兩輛25噸重、13米長的貨車,可以幫其將貨物安全送到目的地。兩人互加微信好友后,談妥此趟運費為31000元。
通常情況下,貨車司機會通過運輸擔保交易平臺“滿運寶”先支付200元接單定金,這樣貨主可以在平臺上實時查到運貨軌跡。這名“貨車司機”說自己“滿運寶”上沒錢,用微信轉賬200元到蔣某手機上,并主動發過來了駕駛證件信息,消除蔣某疑慮。
當晚,兩名貨車司機開車到揚中市豐裕鎮某廠填寫提貨單,并在上面簽字,留下個人信息,將這批配電柜裝車運走。蔣某將13000元運貨定金和15000元油卡交給了這兩名貨車司機。
第二天是雷雨天,蔣某擔心配電器淋雨受潮,撥打平臺上司機的電話,提醒其遮蓋雨布。誰知,手機已關機。蔣某急忙聯系之前的兩位貨運司機,對方稱已經按照合約要求將這批貨物運到常州東鐵路貨場,并將10000元現金打給“貨主”王某,15000元油卡交給了在東鐵路貨場卸貨的物流公司工作人員。
怎么又憑空冒出個貨主?自己才是真正的貨主!蔣某如夢初醒,發現自己陷入了騙子精心編織的圈套,連忙趕赴常州東鐵路貨場,找到了滯留在此的貨物,并從物流公司工作人員手中要回油卡。
案件2 百萬元貨物一度神秘失蹤
5月24日下午3點,又一名貨主陳某急匆匆地趕到常州火車站派出所報案。
陳某告訴警方,他是南京某物流公司負責人,5月20日在“運滿滿”平臺發布了一條從江蘇南通運往云南麗江的運貨信息。一名“貨車司機”聯系上他后談好20500元的運費,并要求預先支付10000元運輸定金。
當天,一名貨車司機開車前來將貨拉走,陳某和貨車司機簽了合同后付了定金,約定好貨到后將余下尾款結清。運走第一批貨后,第二天第三天,陳某又在“運滿滿”平臺上發布兩批貨運信息,兩名“貨車司機”陸續和他取得了聯系,和第一名“貨車司機”如出一轍,要求預先支付1萬元定金。
然而,就在3萬元定金都付出去之后,陳某卻接到了第一位拉貨司機的投訴,稱其拖欠送貨款。陳某到此時才發現,自己的貨物竟然消失了,并沒有運到云南麗江,多方查找才得知貨在100多公里外的常州東鐵路貨場,后面的兩批貨物也同樣被運送到了這里轉運。
陳某匆匆忙忙趕到常州東鐵路貨場,頓時傻眼,三批貨居然跟著火車“跑”了。幾天后,陳某接到一家物流公司打來的電話,讓其交錢提貨。三批太陽能支架材料重32噸,價值超過百萬,客戶又急著要貨,陳某不得不支付數萬元費用給這家物流公司,才提到貨。隨后陳某撥打了報警電話。
偵破 警方循線追蹤找到神秘“貨車司機”
陸陸續續,又有多名貨主前來報案,南京鐵路公安處立即成立了“5·17運滿滿系列詐騙”專案組,組織公安處刑警支隊、常州火車站派出所開展偵查破案。
撥打貨主提供的平臺“貨車司機”的手機號碼,民警發現已經無法撥通。民警到南京“運滿滿”公司總部調查,發現這些可疑的“貨車司機”均是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在今年4月份注冊。
警方又從貨主與“貨車司機”交流的微信號入手偵查,關聯到3名可疑人員。7月底,辦案民警在浙江省衢州市某暫住地將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收繳了多部用于作案的手機和銀行卡。民警發現,其中2人就是平臺上神秘的“貨車司機”。
交代 前女老板利用“運滿滿”漏洞演了一出戲
經查,嫌疑人葉某,女,今年42歲,以前是名物流公司的小老板,在浙江杭州租了個門面房做物流生意,收入非常可觀。最近幾年,“運滿滿”“貨拉拉”等在內的貨運O2O平臺在全國各地應運而生,給線下的物流公司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葉某的物流公司也受到了影響,被迫關門。
葉某將怨氣遷怒在貨運O2O平臺上,她發現“運滿滿”注冊會員門檻很低,想到一條冒充貨車司機接單騙取貨主運貨款的“妙計”。葉某和同樣做物流生意的侄子訴苦,并將她的“妙計”透露給了侄子。兩人一拍即合,找到葉某朋友鄭某入伙,開始實施詐騙計劃。
3人分工協作,各司其職。葉某每天負責瀏覽“運滿滿”平臺上的各類貨運信息,從中挑選長途貨運信息推送給侄子和鄭某。兩人則輪流冒充“長途貨車司機”,與貨主取得聯系談好交易騙取定金后,又冒充貨主在“運滿滿”平臺發布一條短途貨運信息,尋找真正的短途貨車司機。有人接單后,他們暗中遙控指揮,指派司機到指點的地點將貨運到常州東鐵路貨場卸貨。之后,再聯系物流公司采用到付的方式,將貨物通過鐵路送到真正的貨主指定的目的地。
鐵路與公路運輸相比較而言,運費便宜,但運輸時間較長,有的貨主看到貨物安然無恙到達目的地,也就不選擇報案。葉某3人利用自身對物流行業精通的便利,由公路轉鐵路,利用時間差延長被發現的概率,在平臺上作案。
據葉某交代,他們之前“小打小鬧”只騙200元的小單,之后膽子越來越大,詐騙萬元的送貨定金,總計達20余萬元。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