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時間在海南島中部“異軍突起”的電商產業,也是如今白沙黎族自治縣最具活力的產業。克服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白沙電商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實:線上交易額逼近5000萬元、交易訂單突破22萬單、交易人次突破5.3萬、各類網店超過260家、電商從業人員超過500人,輻射帶動觸網1000多人……
但不少人都疑惑,交通不算發達,白沙的物流成本卻在降低,每個包裹從首重9元至12元降到4元至6元,白沙是如何做到的?隨著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渠道的打通,白沙的農村物流格局也初步形成,何愁成本降不下來?
“下行即工業品入村,這是物流格局建立的基礎。”白沙電商辦負責人告訴記者,讓農戶體驗到互聯網便捷實惠的購物方式,催生了農村物流的發展。隨著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菜鳥物流進駐該縣,打通了農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工業品下行的同時,也貫通了農產品上行的渠道。
“每個月近2萬單包裹進入白沙,與其讓物流車空車返回,不如與電商企業合作。”一位物流從業者坦言,通過市場糅合降低物流單價,也降低了農產品上行的物流費用,為農產品進城開辟了道路,實現多贏。
今年3月,元門鄉向民村通過60多家微店賣毛薯和地瓜,實現線上月銷量超過6萬斤、人均增收超過1000元,并成為遠近聞名的網店村,全村75戶人有48戶開起網店。在農戶主動觸網的同時,也讓物流開始向各村蔓延。“讓農戶‘觸網’,也鋪開了物流大網。”白沙電商辦負責人說,得益于近一年村淘服務體系創建,農戶們積極跟進開網店,有效刺激了物流企業抱團電商,讓白沙實現了島內包裹24小時內送達。
未來,白沙將依托菜鳥物流,聯合其他物流企業共同搭建縣域物流中心,打破小散亂的傳統物流秩序,利用物流大數據分析消費結構,建立全縣一盤棋的物流體系。同時打通縣、鄉、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通道,打響智慧物流的全新名片。
“白沙物流滯后,但通過引入菜鳥物流,創建縣域物流中心,打造全縣物流生態體系,將補齊短板,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奠定基礎。”白沙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說,依托物流格局的初步形成,2017年白沙將以電商精準扶貧、電商大數據、移動支付縣城等三大戰略,推動上下行的并行發展,幫助更多農民“觸網”轉型,實現增收。(記者 劉笑非 特約記者 王偉 通訊員 林呈)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