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除果園港外,重慶市的又一個鐵公水聯運樞紐港——涪陵龍頭港開港,重慶市“1+3”樞紐型港口體系又完成重要一環。
重慶市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布局的四大鐵公水聯運樞紐港中,龍頭港位于中游位置。該港不但是所在區域的物流樞紐,還承擔著烏江沿線近9萬平方公里區域的物資聯運功能。
如今,無論是重慶市的南川、武隆等區縣,還是貴州等地,均可借龍頭港東通江海,西連“渝新歐”,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
助西南內陸實現出海夢想
不久前,烏江500噸級標船“空載入渝、荷載返黔”實船試航成功,標志著烏江在斷航10余年后,全線復航。
作為西南內陸的重要水運航道,烏江航運覆蓋了貴陽、遵義、畢節、黔南等廣大地區。按照規劃,到2020年,烏江年運輸量將達1500萬噸。但要真正發揮出運力,還需要過一道坎。
烏江最大可通航1000噸級船舶,在大宗貨物直運方面力有未逮。而位于長烏兩江交匯處的龍頭港,則是烏江流域實現“北入長江、南下珠江”的關鍵所在。
涪陵港航局局長江劍波介紹,龍頭港擁5000噸級泊位20個,設計年通過能力3000萬噸,完全能夠滿足烏江流域未來的轉運需求。
此外,通過龍頭港鐵路集疏運中心,到港貨物還可直接與渝懷鐵路,以及擬建的廣涪鐵路、沿江鐵路等“零距離”接軌,并通過對外通道與高速公路、地方公路相連,能夠便捷地實現鐵公水無縫銜接、多式聯運。
例如,貴州內陸地區的貨物,可通過川黔鐵路經南川三江站中轉南涪鐵路,再進入龍頭港,其貨運量預計每年達500萬噸。
貨源充足讓龍頭港“吃飽”
涪陵是國家規劃的成渝城市群四大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具有依托兩江、承接東西、聯動干支的交通地位。而隨著龍頭港功能的進一步發揮,其也將成為渝、川、陜、黔交通聯系上薄弱環節的重要補充。
“龍頭港的體量和建設水平,能夠滿足一個鐵公水聯運樞紐港的條件,但這還不夠。”市場觀察人士曲云超認為,一個物流樞紐能力的發揮,除了要看其區位和軟硬件條件,還與所在地區的經濟實力、產業輻射能力直接相關。
在龍頭港南側,臨港物流園與涪陵新城區隔江相望。臨港物流園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目前已入駐企業48家,包括世界500強所屬或控股企業3家,中國500強下屬企業3家。涪陵區政府一位人士介紹,目前僅涪陵新區和龍頭港臨港物流園,在鋼材、水泥、金屬、油料、整車、煙酒、煤炭等方面的貨運量就已超過2200萬噸。未來涪陵白濤特色化工基地、清溪有色金屬生產基地等園區,也將為龍頭港提供貨源基本保證。
預計2021年,涪陵區貨運量將突破1億噸。到時龍頭港必須全力運轉,才能滿足這些貨運需求。
大型企業貨運有了最佳方案
按照規劃,龍頭港將通過橫貫港區的渝懷鐵路,接入“渝新歐”鐵路大通道,延伸進入西北、中亞及歐洲地區,快速進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時,依托南涪鐵路、萬南鐵路、渝黔鐵路及擬建的涪陵至柳州鐵路,龍頭港貨物可順暢進入廣西北海等地,走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這樣一條鏈接“一帶一路”的便捷通道,讓許多人心動不已。
“龍頭港可以為西南內陸地區的工業運輸解決大問題!”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韓劍波表示,貴州有開陽磷礦、甕福磷礦等兩座全國首屈一指的特大磷礦,每年出產上千萬噸,其中五分之一要出口。過去,都是采用公路或鐵路轉運,由于運輸量太大,成本也較高。而如今,可通過烏江或鐵路先運至龍頭港,再運往長江中下游,這是最佳的方案。
韓劍波認為,龍頭港的鐵公水轉換模式,在未來的綜合物流服務方面擁有巨大優勢。例如遵義鋼繩產業較為發達,但這類產品體積大、無法拆解,陸運不僅成本高,還容易造成產品損壞。而現在可在龍頭港就近上船,這將提升企業的效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涪陵區政府相關人士表示,龍頭港還將幫助涪陵本地的化工化纖、裝備制造、汽車等產業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運輸,并有助于擴大企業自身的輻射帶動能力。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