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站樞紐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積極構建“交通+旅游”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隨著鐵路運輸的高速發展、網約專車的快速興起,傳統的公路客運業務逐漸萎縮,客運站場面臨嚴重發展危機,尤其受新冠疫情影響,道路運輸以及旅游行業更是受到直接沖擊。廣州公交集團交通站場中心下屬廣州南站樞紐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南站樞紐公司”)在困局中尋求破局之道,依托廣州南站交通樞紐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綜合交通資源,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上級黨委的決策部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轉型發展,開辟“交通+旅游”新賽道,加快推進運游融合,力求探尋出“堤外損失堤內補”的轉型新路子,從而突破經營困境。
一、搭建專業隊伍,為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南站樞紐公司黨委確定“交通+旅游”為公司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疫情期間,在旅游行業的低迷期,公司確立以搶占A端旅游資源為增長源,以聚焦B端同業批發為關鍵驅動要素,以服務C端直客及研學為發展能級的經營思路,緊鑼密鼓搭建專業經理團隊,組建旅游業務專線、資源管理、火車票服務、機票服務、簽證服務、研學服務等11個功能小組,做好人才、業務、產品、服務方面的各項準備,打造“A+B+C”三端全旅游產業鏈生態,在機遇來臨之時搶占先機。2023年一季度,隨著旅游市場的復蘇,南站樞紐公司蓄勢待發,勾勒了一條來之不易、彌足珍貴的“V”形上行曲線,同比2022年,一季度服務人次增長67.09%,業務收入增長391.30%。
二、融合優勢資源,提升交通網絡銜接效能。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及客運資源,南站樞紐公司積極拓展“門到門”“點到點”的定制客運+旅游服務。一是借助靠近廣州南站的地理優勢,向合作旅行社、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提供高鐵站VIP接送、旅游大巴停靠、包車服務,2022年至2023年3月,累計服務8000人次。二是進行客運系統優化,引進旅游商務接送配套車輛的進站運營,目前配置5-7座商務接送車輛達450輛,大大加強了公路客運與旅游景點的銜接性,提高市民旅游出行便捷性。
三、塑造旅游品牌,全面提升國企核心競爭力。廣州南站樞紐公司根據業務特點,結合企業發展規劃,成功打造“華美旅投”為旅游業務主品牌,“中客旅游”“南客夢工廠”兩個子品牌。其中,“南客夢工廠”研學旅游教育基地被評為廣州市教育局“科普研學教育基地”、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研學旅行實踐基地”,2022年至2023年3月,活動人次達450人次。
四、豐富產品供給,提高旅游服務的有效覆蓋。為積極拓展8小時高鐵旅游圈及4小時公路旅游交通圈,南站樞紐公司開設了火車票售票服務,引進機票服務及簽證服務,并精心策劃了汽車+旅游、高鐵+旅游、飛機+旅游、游輪+旅游等線路,覆蓋全國15個旅游熱點省市,實現了“交通+旅游”大融合。2023年一季度共推出了旅游產品256條,接待游客10.99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73.8%。
五、深耕紅色市場,提升紅色文化傳播力。重溫入黨誓詞、體驗紅軍戰士生活、聆聽微黨課……目前,南站樞紐公司紅色旅游線路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乘著紅色旅游強勁發展的東風,不斷完善和豐富紅色旅游產品,精心策劃出以“憶崢嶸歲月,揚紅色精神”為主題的井岡山4天高鐵團、“探尋蘇區舊址,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贛南聯游3天高鐵團、“探百年崢嶸跡,頌波瀾壯英魂”為主題的遵義會址-四渡赤水紀念園-紅軍山動車四天游等紅色旅行研學團,持續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線路涵蓋江西、湖南、貴州等地區,滿足不同企業單位、退休人員、青少年等不同群體的需求,以學習型、互動型、體驗型等不同形式,掀起學黨史、致敬英烈的熱潮。
下一步南站樞紐公司將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不斷推進“交通+旅游”模式創新,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線上、線下旅游投融平臺”為目標,不斷搶占旅游市場份額,在產品供給、渠道和品牌等多方面努力打造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抓住機遇、用心經營,持續為文旅行業復蘇振興注入新動力。(圖/文 梁春英、卓依寧)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