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興則鄉村興,人才旺則鄉村旺。近年來,佳縣以改革破題、機制創新為切入點,搭建干事創業平臺,做優人才服務,吸引更多人才在“強產業、興文化、美生態”的基層一線集聚,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打造“蓄水池”,千方百計“喚游子”
建好“人才庫”。建立信息聯系制度,與鎮、村(社區)多方聯動、多管齊下,發放《在外佳縣籍優秀人才》、《在外佳縣籍重點大學學子》、《在外佳縣籍鄉賢》等信息表,采取實地走訪、電話訪談的方式全面開展在外人才摸底調查。截至目前,吸納優秀人才94名、“雙一流”等重點大學學子57名、鄉賢625名,初步建立了在外人才信息庫,并施行動態更新管理。
搭建“連心橋”。利用“唱響東方紅”、“佳縣融媒號”等公眾平臺,全方位宣傳家鄉發展成就、引才育才留才政策和各類人才需求信息,將有返鄉意愿的人才進行全員登記。建立縣級領導聯系人才等一系列制度,形成縣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政策體系。
做優“服務鏈”,整體聯動“搭臺子”
念好“引才經”。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廣開門路引才,2023年至今通過公務員、選調生、事業單位考錄等方式,已回引佳縣籍在外人才100余名;2024年發布《佳縣就業見習報名通知》,為22家企事業單位募集崗位45個,吸引佳縣籍畢業生到崗工作。舉辦“招賢納士”活動,發布“人才招募令”,組織重點企業赴天津、北京、西安等地參加招才引智專場的方式,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人次;開展“青春有Young,家鄉有我”青年人才系列活動,引導更多佳縣籍在外優秀青年投身家鄉建設。
奏響“激勵歌”。持續培育人才引領鄉村振興示范點、佳縣東方紅人才工作站等平臺,打造人才發展高地。出臺一系列提高補助標準和完善住房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就業、社保就醫等優惠政策,為返鄉創業人才提供信息咨詢、貸款貼息、技能培訓、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將人才引進、培養和獎勵的專項資金納入縣級財政,堅定人才回鄉創業信心和決心,讓各類人才在佳縣安身、安心、安業。
搭建“棲鳳臺”,多措并舉“鋪路子”
用活“人才牌”。本著“用好用活各類人才”的理念,邀請郭守武、薛九枝等杰出代表進行人才專題培訓,切實為回鄉創業人才提供智力支撐與技術指導。完善人才服務鄉村激勵機制,對在致富帶富、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表現突出的返鄉人才,直接認定相關職稱或技能等級;將示范作用發揮好、群眾認可的返鄉人才及時吸納進黨員隊伍;對政治成熟、思想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的返鄉黨員人才,逐步充實到村“兩委”班子。
鋪就“產業路”。引才的本質是引智,通過人才資源、智力資源的共享,實現人才和產業的“雙向奔赴”。佳縣立足發展實際,邀請清華大學團隊編制《佳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和9個重點景區發展規劃,引進隱居鄉里、陜北文旅等運營公司規劃建設泥河溝、木頭峪景區,打造高端民宿,助力佳縣文旅產業發展,實現旅游綜合創收0.24億元。邀請清華大學專家人才作為佳縣鹽穴儲氫項目顧問;聘請西安工業大學專家教授組建佳縣招商引資服務團,對擬簽約項目提前綜合研判,真正釋放“人才效應”,讓適合佳縣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從而助推佳縣經濟高質量發展。(魏杰鸰 高增鳳)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