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都區鎮村公交開通運行后,村、鎮與市區之間實現了無縫換乘。王銀忠 攝
2017年1月,交通運輸部啟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建設工作。江蘇省推薦了5個名額,鹽城市鹽都區是蘇北唯一被推選的縣級行政區,這是對鹽都區大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在蘇北率先實現城鄉公交、鎮村公交全覆蓋的肯定,也是對鹽都交通人咬定目標、迎難而上,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交通發展獲得感的贊賞。
形成共識 公交化改造大幕開啟
2012年歲末,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交通運輸局局長顧勇先后3次帶隊,專題調研全區農村公共汽車運營情況。一周時間,他們累計乘坐了15個鎮、區和街道的30多輛不同線路、車況的農村公共汽車。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些農村公共汽車普遍存在車況質量差、安全隱患多、環境衛生差、收費不規范、發車不準時等問題。
中巴司機郭傳旗回憶,當年他跑鄉鎮至鹽城市區線路時,車主的妻子是隨車售票員兼乘務。因是排班發車,時間點是固定的,有次發車時間到了,老板娘看到幾個乘客從百十米外趕來,就叫他暫時不發車,再等幾分鐘。排在后面的車主見狀,上來和老板娘理論,雙方逐漸由爭吵到扭打,最后發展成打群架事件。
參與調研的區交通運輸局辦公室主任嚴俊表示,鹽都境內營運的200多輛農村公共汽車,幾乎全是個體經營,至少95%的車輛已接近報廢年限,車輛不僅喇叭響,其他部位也響;有的車窗玻璃壞了,就用塑料紙糊一下,風一刮,車廂里灰塵撲面;遇到春運客流高峰或是雨雪天氣,隨意宰客現象層出不窮;發車不準時、誤班誤點更是家常便飯。
經過調研,在鹽都區交通運輸局干部會上,大家一致認為,農村公共汽車的混亂狀況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群眾的日常出行需求。
鹽都的公共交通究竟應該怎么做?會上,大家表示了許多擔憂:當前公路建設點多線長任務重,沒有精力考慮這個問題;等將來把路網建好了,再考慮這件事不遲;這個問題比較超前,外地成功的經驗也不多,看看再說;這件事解決起來比較棘手,需要多部門協調配合,打硬仗行不行?最終,會議形成共識,盡快啟動城鄉公交一體化調研論證和試點工作,暢通群眾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鹽都區交通運輸局將這個設想向區委、區政府匯報,得到了肯定和支持。區主要領導多次在有關場合表示,建設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既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也是人民群眾的期盼與夢想。鹽都區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的工作有了方向,干起來就有了動力。
鹽都區交通運輸局擬定了“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客貨并舉、運郵結合”的總體發展思路,拿出了“加快完善農村路網,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統籌市鎮公交、鎮村公交協調發展”的初步方案。
2013年年初,鹽都區農村公共汽車公交化改造大幕開啟。
中巴收購 用真情化解矛盾
無論城鄉公交一體化,還是服務均等化,都是為了讓農村居民享受到和城鎮居民一樣舒適便捷、價格低廉、安全有保障的公交服務。然而,發展城鄉公交一體化,會影響現有民營班線的營運。對農村公共汽車的收購改造,也就成了鹽都交通人無論如何都邁不過去的一道坎。
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全區70萬人民的切身利益,再難也不放棄!
鹽都區交通運輸局邀請公共交通的專家,就線路走向、站臺設置、站場建設、車票定價以及城市公交、市鎮公交、鎮村公交之間的無縫銜接等問題開展調研并編制方案。同時,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帶隊去浙江、蘇南等地學習取經。
為推動工作開展,鹽都區組織召開全區動員大會,就農村公共汽車車主個人信息摸底、車輛評估收購、駕乘人員轉崗分流等,逐一宣講,講明政策,明確職責。會議明確郭猛鎮先行實施公交化改造,第二批再試點3個鎮,第三批在全區推開。
鹽都區交通運輸局制定出臺了收購政策,對車輛的殘值估價,按15年使用期限平均折舊法計算殘值;對線路經營權到期或已過期的車輛,不再補收錢;對公告后10天內簽約的車主,獎勵1萬至5萬元;對車主轉崗的,補貼2萬元;持有駕駛證A照的車主或駕駛員,愿意繼續開車的,經考核合格后可再上崗;對其他駕乘人員,給予3個月期限的免費就業培訓。
做好車主的思想工作是第一步。當時,全區共有241輛農村公共汽車,駕乘人員和車主所關聯的家庭多達1000多戶。鹽都區交通運輸局提出,要讓車主心甘情愿地支持改革,必須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為此,區交通運輸局全員出動,到各個鎮區村組的241名車主家中,參與做好車主的思想工作。白天找不到人,他們晚上去;晴天找不到人,下雨天也要去。必須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人。
一些不肯配合的車主到鹽都區交通運輸局鬧訪,吃住都在辦公樓里。后來車主們見區交通運輸局的同志白天忙著商談、簽約,晚上還要趕過來關心鬧訪者,覺得真是錯怪了他們,主動撤了回去。
一些不肯配合的車主集體罷運,區交通運輸局與鹽城市公交總公司緊急溝通協調,抽調10輛公交車,確保了次日一早執行運輸任務。
群眾自打坐了公交公司的車,再也不愿坐原來的個體農村公共汽車了,公交車的軟硬件設施齊備,乘車體驗遠遠超過農村公共汽車?吹饺罕姴辉俅娮约旱能,參加罷運的車主一個個主動找到區交通運輸局,簽訂了收購協議。
至此,那道邁不過去的坎,鹽都交通人一個大步跨了過去。
幸福出行 幾十萬農民坐享紅利
2013年1月18日6時18分,首批141輛嶄新空調公交車在鹽城市區和鹽都區所屬各個鎮、區、街道的中心,舉行發車儀式。
這是鹽都人民值得慶祝的一天。時代在進步,鹽都人民分享到改革帶來的紅利、分享到同城化待遇、分享到均等化服務,這是鹽都區委、區政府以及鹽都區交通運輸系統全體干部職工以民為本、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又一次濃情發力。
目前,鹽都區已開通市鎮公交線路12條,共投入246輛空調巴士,率先在蘇北實現市鎮公交全覆蓋。
農村公路的提檔升級,也為發展鎮村公交提供了基礎支撐。2016年3月22日,大岡、尚莊、龍岡、學富、秦南5個鎮最后一批鎮村公交10條線路營運情況,順利通過省交通運輸廳的檢查驗收,乘客滿意率達到95%。至此,鹽都區的鎮村公交線路達到27條,投入99輛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營運線路全長652公里,率先在蘇北地區實現“村村通公交”目標。
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這場戰役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鹽都區交通運輸局優化服務仍然在繼續,不斷征求群眾意見,對運行線路、站點進行再一步優化,又先后建設了800多個公交站亭(牌),新建了充電樁30個。經省交通運輸廳考核,鹽都城鄉公交一體化綜合水平達到了5A級最高標準。
鹽都群眾還有更多的實惠!60歲以上農民憑證乘坐市鎮公交實行半價優惠,70歲以上老人、殘疾軍人等一律免費。北龍港73歲的張有才說:“以前進城,一張單程票就要16元,現在坐上空調公交車,不用掏腰包了。”
現在,幾百輛空調巴士和新能源汽車每天在鹽都大地來往穿梭。據統計,鹽都區的市鎮公交、鎮村公交車年運營達到16萬班次,行程400多萬公里,年運送旅客640萬人次。
榮譽屬于勤思進取的實干者。2014年,在宿遷市召開的江蘇省交通運政工作會議上,省交通運輸廳領導對鹽都區交通運輸局積極探索實踐“先路后車”模式、發展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經驗和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省總結推廣。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