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航道整治中心2017年度亮點工作掠影
2017年12月下旬,天興洲河段、牯牛沙二期航道整治工程通過竣工驗收。至此,長江航道整治中心已全面完成2017年度工作目標,并創造了“項目管理數量、合同簽訂金額、預算執行完成”三個最佳業績。同時,以蘄春工程、宜昌至昌門溪二期等項目開工及荊江工程、東流二期等項目竣工為標志,長江航道已基本完成“645工程”實施前的準備工作,為2018年“645”主體工程—武安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肩負長江航道整治工程、船舶建造前期研究立項及實施階段建設管理等工作重任的長江航道整治中心,在長江航道局的正確領導下,乘著長江航道管理體制改革的東風,帶領全體干部職工攻難克艱、砥礪奮進,堅定不移落實“三定”規定,統籌謀劃搶抓發展機遇、精益求精深耕建管工作,實現了長江航道管理體制改革以來的“開門紅”。
立規矩、塑方圓,著力優化運行機制。整治中心以改革創新的姿態建立適應長江航道建設管理的機制,統籌考慮航道整治、裝備建造等工作特點,建立起符合“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要求的議事規則和流程。結合工作實際,修訂近30項制度辦法,制訂設計變更、質量安全督查、等多項“治根本、管長遠”的新制度。著力推行有效的激勵、責任、崗位月度績效考核。“三管齊下”構建了科學民主、統一規范、客觀公正的決策機制、制度體系與考核辦法,確保了新機構運轉高效、重點在握。
站位高、巧謀劃,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成立以來,整治中心堅持自我加壓、科學謀劃,充分發揮機構改革后“前后期一體化”優勢,積極響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充分調動利用各方資源,加快推進謀發展、系統部署抓落實。一年來,同步推進20個整治項目前期工作,“十三五”規劃項目前期工作已全部啟動。同步實施55個項目(19個航道整治項目,10個維修項目、8個疏浚項目、18個船舶建造項目),開工(建)8個、竣工11個、交工7個。同步開展32個項目共60個標段的招標工作,簽訂合同金額超過23.5億元。全年完成預算執行率達94.98%,在長航局系統內名列前茅。
強管理、重生態,全面建設“品質工程”。在建管工作中,大力推進“品質工程”創建,取得了良好成效。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標準化施工,開展質量通病防治,強化過程管控,開展質量督查,狠抓工程驗收等關鍵節點。加大與地方政府及長航局系統單位溝通協調,打造“大綜治、大安全、大穩定”的安全管理格局。堅持開展全方位環境監測,堅決實施實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及漁業補償等。組織開展質量安全督查、安全隱患排查等各類綜合性檢查20余次,在建項目質量安全總體受控,安全形勢平穩。注重科技總結,荊江工程、馬南工程雙雙被評為部優工程,另有3項課題分獲長航局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強有力的管理舉措,使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和諧共存,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抓黨建、增活力,規范建設成效顯著。整治中心黨總支切實履行“兩個責任”,帶頭抓改革,帶頭強落實,帶頭干事業,“五力”建設同步走(向心力、執行力、戰斗力、服務力、免疫力),“兩個重點”一起抓(中心工作、黨建工作)。
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實現在建項目黨建、黨員管理工作全覆蓋,將黨支部打造為干事創業的堅強堡壘,3個黨支部全部通過長航局規范化考核驗收。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持“三會一課”,突出“六個規范化”建設,引導黨員干部在急難險重工作中充分彰顯共產黨員的風采。持續強化廉政建設,開展黨風廉政教育與監督,未發生一起違紀違規事件。組織實施“645工程”勞動競賽,積極申報2017年度湖北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和個人。全面深化新聞宣傳,運用文字、圖片、聲像等形式,大力宣傳航道整治工作的進展、成效,“長江‘645’工程大幕開啟”入選2017中國水運十大新聞。壓實黨建工作責任,提升黨建工作水平,使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四個意識”不斷增強,精神風貌和工作作風煥發出新的氣象。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新的一年,長江航道整治中心全體人員必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三特精神”,當好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排頭兵”,為建設交通強國而不懈努力。▌⒑辏
“645”先期工程—蘄春工程開工建設
生態航道建設
“長天龍”號投入使用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