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速8飛車大戲何時成真? 2030年,無人駕駛或將占領公路
創交會上,某參展企業現場通過電視演示乘客坐無人駕駛汽車。
汽車自動啟動,隨后突然加速,開始在路上狂飆。看過《速度與激情8》的觀眾肯定還記得,在人滿為患、交通堵塞的紐約城里,上演的那場由千輛自動駕駛汽車組成的飛車大戲。而這背后的黑科技,就是或將走進現實生活的汽車無人駕駛技術。5月10日,在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之硅谷高科技創新創業高峰會上,中美業內專家就這個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一個共識是,2030年必將成為無人駕駛應用的一個關鍵時間節點。
無人駕駛實現突破只需三年
2030年或將成為一個“極點”
速8中的黑科技何時來到我們的身邊?現場主持人、美國知名雜志主編特雷弗·庫爾文開門見山拋出一組數據:到2025年左右,自動駕駛將得以普及,等到2030年左右,無人駕駛汽車將壟斷道路。北美道路上是由四級或者五級的無人駕駛汽車占據的。公開資料顯示,除了美國,不少國家不約而同提出了各自的“2030計劃”。日本計劃2030年前使無人駕駛汽車比重達到20%。迪拜擬2030年實現25%無人駕駛出行。無獨有偶,中國汽車工程協會發布了長達450頁的無人駕駛技術路線圖,詳細展示了2030年前中國汽車行業各領域的發展藍圖。
事實上,早在幾十年前,無人駕駛技術就成為市場的關注前沿領域。作為微電子機械系統專家,同時也是一家實驗室創始人,杰克·麥考利現場告訴記者,汽車廠商將無人駕駛汽車看做藍海,紛紛投身其中。正是因為看好市場前景,最早“蘋果之父”喬布斯也曾涉足無人駕駛領域。“目前關于無人駕駛的技術條件已不是問題。”滴滴出行副總裁張貝表示,無人駕駛從技術上實現突破,只需要3年時間。但是實現商業應用,還有法律法規、倫理道德等挑戰需要解決。
無人駕駛對傳統的法律沖擊大
要實現車路人協同發展
和任何一項技術創新一樣,無人駕駛的出現,影響力史無前例,它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這些改變可能包括,解決我們目前遭遇的環境難題,防止每年數百萬例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為人類節省數百萬小時的時間,我們可以用這些時間提高效率,甚至創造新的產業。這也得到與會嘉賓的充分認同。
在市場紛紛看好的大好形勢下,無人駕駛走出實驗室,距離推廣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首先你需要一個高精度世界地圖。”杰克·麥考利表示,對周圍的環境有個更加精確的認識。“還有5G信號,這個很重要。”美國最大電信運營商物聯網部門高級總監桑迪·維爾瑪認為,5G信號的到來,對于無人機駕駛無疑也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依賴于圖像和雷達監測系統,而不是所謂的激光雷達技術,以此獲得汽車周圍環境的清晰影像備受質疑。圖像感應器在黑暗或者過于明亮的情況下并不能很好地工作,而激光雷達即使是在大霧、雨雪天氣的情況下也能360度無死角地獲取汽車周圍的環境。
張貝也提出,無人駕駛并不是在封閉的環境內進行的,它是在開放性道路、在更加復雜的駕駛環境下運行的,利用高清的地圖和先進的圖像拍攝技術,了解身邊的變量是非常重要的。他舉了個例子,目前對紅綠燈識別采用的激光攝像頭模擬人眼技術,在紅燈的狀況下,空中突然飄來一個綠色的氣球,如何實現這種精準化的鑒別,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與會嘉賓認為,無人駕駛,不僅僅是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人、車、路以及城市的協同發展。此外,無人駕駛對傳統理念、傳統法律法規都是大的變化和挑戰。相關的監管、平衡還有法律法規必須要同步到位。(記者 張想玲 見習記者 羅田怡 攝影 雷遠東)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